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15章 天字罐(2/2)

作者:胖爷
34;

明中晚期,一对成化斗彩杯就值钱十万两白银,想想都能吓死个人。

说完了斗彩,再说说“天字罐”。

成化斗彩中,除了杯之外,最著名的就是天字罐了。

罐底下写一个字"天",作为底款,在清档中写成"成窑天字罐"。

一般说,瓷器里瓶子最值钱,罐子次一等。

过去古玩行都说:"趴着的"

就是碗盘。

罐子呢,不高不低,算是"蹲着的"吧,所以地位上就不如瓶子。

但天字罐却与众不同,地位相当高,凡是有天字款的,一定是御用的瓷器。

天字罐的底款为什么写"天"字呢?

一般来说,是按照《千字文》排列。

《千字文》开篇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所以我们常说"天字第一号",就是这么来的。

故宫的文物,编为"天字第一号"的是个小板凳。

据说当时排号的时候,工作人员一进门就看见这个小板凳,于是把它排成天字第一号了。

天字罐不是到了今天才珍贵,历史上就特别珍贵。

乾隆时期有一段记载,乾隆九年六月十九日,由养心殿造办处发来一个缺釉成窑天字罐。

乾隆爷传旨:"着将缺釉天字盖罐一件,着交唐英补釉。如补得,补好送来。如补不得,不必补,仍旧送来。钦此。"

唐英看到御旨后十分紧张,他把这个罐带回景德镇,琢磨怎么能把釉补上。

隔了几个月,他重新做三对,连同原罐,一起带回给了皇上。

他写下如下的奏折:"奴才伏察发到天字盖罐,系属成窑,迄今年久,火气消退,若将缺釉之处补色,必须入炉复火。

恐炉火攻逼,于旧窑质地实不相宜,是以不敢冒昧补釉。

谨赍至窑厂,仿照原罐款式大小,造成三对,恭折送京,并奉发原罐一并赍进,伏祈皇上请皇上睿鉴。”

唐英是什么人物?

连他都不敢补釉,可以想象这工艺有多牛逼,器物有多珍贵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