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名声。”
在北疆,王东建的农机具出租生意也做的不错,毕竟这时候,手里能攥500万资金的人还并不多。
就算有,也不会把这个钱投入到农业上面。做工也做贸易哪个都比这个香。
他的设备并不是只租给兵团,也对地方老百姓出租,生意很快就做了起来。
农机设备这东西也是季节性很强,大部分时间都是闲着,但一忙起来,几天就可能挣半年的钱。
王东建自然懂得这个道理,特地去军垦城采购了一批设备,并且顺路联系了一些业务。
主要是沿途那些靠租借设备采收棉花,小麦,以及甜菜的大户们。没少签合同。
回到家里,看着停在路看着自己停在院子里整齐的农机具,王东建心里满满的成就感。
就等着秋天,他就可以大展身手了。他特意买地盖的这个大院子也算没白花钱。
广告也已经发出去了,招聘的司机和修理工也逐渐就位。
招的这些师傅也都是季节工,平时不发工资,农忙时候一个月挣三个月的钱。
规矩都是如此,也没谁不满意。还有个意外之喜,这些师傅们因为常年开这个,也都各自有自己的关系,又带来了一些合同。
王东建表示,谁的合同还会给谁单独提成,这一下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王德胜看着连里的这个二流子,也是忍不住感慨,有些人真的天生就不是受累的命。
郑倩刚离婚的时候,连里人都议论,王东建回来估计得要饭。结果呢?人家这堆农机具就得几百万。
港岛这边,水果铺的生意逐渐稳定下来,但郑倩并不满足于此。
她发现周围的上班族对鲜切水果和水果汁的需求很大,于是决定在水果铺里增加这些业务。
为了制作出美味又健康的水果汁,郑倩买了专业的榨汁机,开始反复尝试不同的水果搭配。
她还向隔壁奶茶店的老板请教如何调制口味,常常忙到深夜。
杨革勇和叶雨泽看着郑倩母女如此拼命,既心疼又敬佩。
杨革勇主动提出帮她联系一些写字楼,推销水果套餐。
叶雨泽则利用自己的人脉,找来了专业的营养师,为水果汁和鲜切水果制定营养搭配方案。
在他们的帮助下,水果铺的新业务大受欢迎,订单越来越多,甚至还吸引了一些周边学校和医院的合作意向。
然而,随着生意的扩张,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水果的采购量增大,资金周转变得紧张起来。
郑倩和郑楠楠四处想办法,却始终凑不齐所需的资金。
就在她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杨革勇和叶雨泽再次伸出援手,追加了一笔投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众人的努力下,水果铺逐渐发展成了一家颇具规模的水果店,还开了分店。
郑倩和郑楠楠也从当初的手忙脚乱变得游刃有余,成为了独立能干的生意人。
而在北疆,王东建的农机具出租生意也越做越大,一个秋天下来,投资竟然收上了三分之二。
也就是说,他投入的300万已经赚了200万,只剩下100万的本金,这堆设备基本没啥本钱了。
生活似乎终于走上了正轨,可命运却总爱开玩笑。
一天,王东建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是腊梅。
她说自己要来内地谈一笔生意,想和王东建见一面。
王东建握着电话,手微微颤抖,心中五味杂陈。
他不知道这次见面将会带来什么,是旧情复燃,还是又一场风波的开始……
王东建挂断电话,呆坐在椅子上,思绪不由自主飘回和腊梅相处的往昔。
曾经,他们在港岛为了皮鞋厂日夜忙碌,那些一起攻克难关、畅想未来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
可如今时过境迁,他好不容易在北疆站稳脚跟,过上平静且充实的生活,腊梅的突然出现,让他内心满是不安。
几天之后,约定见面的日子到了。王东建早早来到约定的茶馆,点了一壶茶,手指不自觉地在桌面轻轻敲击。
当腊梅推开门的那一刻,王东建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她看起来略显憔悴,眼角多了几分岁月的痕迹,但那份独有的干练仍在。
“好久不见。”腊梅率先打破沉默,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好久不见。”王东建回应道,目光紧紧盯着她,试图从她的表情里探寻这次见面的真实意图。
一番寒暄后,腊梅终于说出了来意。
原来,自从王东建离开之后,她的皮鞋厂就开始出现问题,毕竟以前生意都在王东建打理。
很多客户对于腊梅根本不买账,他父亲去交涉也不行,商场上的人也不是全无情意,都对他们父母这样对待王东建不满。
人家是上门女婿没错,但也不能用完人家就像狗一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