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九十五章 抽出一个团才是能做到的(2/2)

作者:千斤顶
此外在不远处还有两门大正十一年式37毫米平射炮在对35团暴露的机枪火力点进行定点清除。

虽然在后世日本军队经常被被人嘲笑战术死板,所装备的轻武器大都十分奇葩,诸如要一边射击一边灌油的十一年式机枪、重达63公斤的九二式重机枪、连用来自杀都困难的南部手枪等等,以至于被美国军队打得找不着北。

但这要看跟谁比,跟英美德或是苏联这样的军事强国比,日本自然只能算是弟弟,但要是跟积弱了上百年的华夏比,这个情况就要反过来。

况且日军军队作战固然是一板一眼,严格的按照军事操典进行,但这也让日军在作战时极具章法,极少犯下会犯下重大错误。

就拿现在的攻势来说,日军这种非常典型的波浪式攻击就压得35团喘不过气来,尤其是躲在五六百米外的大正十一年式37毫米平射炮更是犹如毒蛇一般。

一旦有机枪火力点胆敢露头,他们就会如同毒蛇一般在短时间内将暴露的火力点给轰掉,因此国军对这种火炮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卡孔炮

另一个时空里,1937年淞沪会战时14师亦曾参战,郭汝瑰当时代理该师42旅旅长。据郭汝瑰回忆,当时全旅有36挺重机枪,全都被日军给打坏了,最后拼零件才凑出来4挺。

郭汝瑰在回忆录里是这么说的:敌人冲锋时,我方即用轻重机枪勐打,而敌人的37平射炮又是专门对付机关枪的,很快就能瞄准,只听见“卡…孔”一声,机枪就完了,士兵们都管它叫“卡孔炮”。

在整个抗战时期,国军士兵对于这种火炮可谓是又恨又怕,原因就在于这种火炮射界非常低矮,高度几乎跟一个趴在地上的人差不多,很难察觉。

跟日军装备的掷弹筒相比,这种平射炮的射程更远,弹道性能更好,能够较为精确地进行拔点作战。因此这款火炮也被称为机枪克星。

当然了,到了太平洋战争时期,在对上了富得壕无人性的美国大兵后这种战术就没有用了。

面对将迫击炮配备到了连击单位的美国大兵,日军的火炮但凡敢露头,立刻就会招来如同雨点般的炮击,面对这种不讲武德的打法,日本军队只能一个师团一个师团的玉碎。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华夏的底子实在太薄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