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5章 拜刀!青登的新刀:【越前住常陆守兼重】!【5200】(2/4)

作者:漱梦实
优势。”

“那支正大肆追杀我的匪帮,现在肯定正为找不到我而觉得很头疼吧。”

“匪帮对我而言,是‘身在暗处,难以把控其具体形状’的棘手敌人。”

“但当前的我对匪帮而言,亦是如此。”

“因此,若无必要的话,我还是尽量少在他人面前露脸比较好。”

“有家却不能回吗……”天章院的朱唇间喷吐出如吐息一般的轻语,“这种感觉,一定很不好受吧?”

“所以呀——”青登澹然一笑,“为了早日与珍视的伙伴们重逢,我得加快速度,尽快揪出并消灭那支匪帮才行。”

……

……

今日夜晚——

江户,浅草,日本堤——

青登正了正头顶的斗笠。

低矮且宽大的笠沿基本遮住了他的整张脸。

在检查身上的行装时,青登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定格在其左腰间上的一把白柄打刀。

这是天章院送给他的新刀。

青登的爱刀定鬼神在经历了“被北番所监收”、“失窃”、“出现在凶杀现场”的一系列变故后,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北番所的仓库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彻底洗清自身的嫌疑之前,青登暂时是别想着把定鬼神拿回来了。

身为一名以剑术见长的武者,腰间怎能不佩刀?

于是,天章院送了把好刀给青登——也就是现在正挂在青登左腰间上的这把白柄打刀。

刀名:越前住常陆守兼重。

这个名字乍一看很复杂、很有逼格,但它实质上与“云南王婆婆手制火腿”是相似的意思。

“住”前面的代表一种流派,一般以地名命名,后面的是刀匠本人的名字。

有些刀匠有自己独特的名字,比如着名的“长曾弥虎彻”。

而有些刀匠会因技艺高超或做出过什么杰出的贡献,而被授予名义上的官职。比如这把“常陆守兼重”。

常陆守是官职名,至于兼重便是刀匠本人的名字。

这种以刀匠的名字来命名的刀……与其说是刀名,倒不如说是品牌名。

由知名刀匠长曾弥虎彻打出来的刀,基本都会被冠以“长曾弥虎彻”之名。

同理,凡是由越前的常陆守兼重打出来的刀,基本都会被称为“越前住常陆守兼重”。

类似的品牌名还有:播州住手柄山氏繁、加州住藤岛又重、奥州白河住兼常、江府住兴友……

能够获得朝廷颁发的官职,可想而知这位常陆守兼重的技艺有多么精湛。

越前住常陆守兼重出品,必属精品。

总体而言,青登对其腰上的这把新刀还挺满意的。

虽然刃长较定鬼神短了一截,仅有68厘米,但刀身的弧度足够大。

相比起直刀,青登更青睐弯刀。

而且,刀身弧度足够大的话,也能将他的得意技兼绝招:“拔刀术·流光”的威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很好……”整理完着装,确认脑袋上的斗笠有好好地遮挡住自己的脸后,青登迈步向前,朝面前的堤坡……也就是日本堤的上方走去。

现在所说的吉原,其全称其实是“新吉原”。

元和三年1617年,骏府的妓院经营者庄司甚右卫门等人获幕府许可,在日本桥附近开设了江户第一条花街,吉原由此诞生。

明历三年1657年的“振袖火势”将江户的三分之二化为灰尽——其中就包括吉原。

和幕府创建初期相比,日本桥周围已逐渐城市化,已不适合再于此地营建风月场所。

于是,幕府把吉原的重建地址选在浅草的日本堤上。

之前的日本桥吉原称为“元吉原”,现在的浅草吉原称为“新吉原”。

走没多久,青登便看见了吉原的知名地标:见返柳——一颗栽种在吉原出入口附近的柳树。

之所以有着这么个名字,是因为在吉原尽兴玩乐后的客人们,在离开时常会因不舍、意犹未尽而频频地扭头回望吉原的大门,几欲转身返回。

既然看见见返柳了……那便代表着距离吉原已不远了。

青登穿过见返柳,继续往前走了一段路——他脚下的这条通往吉原的大道,被称为“五十间道”。

不消片刻,2座分别建在五十间道的左右两侧,铺门相对的茶屋出现在青登的眼帘。

青登虽从没来过吉原,但他也知道这2座茶屋的名字:编笠茶屋。

吉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