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盖开启,成形的虚魂丹化作一道青光,落在杨御手中
望着这颗散发阵阵清香的丹药,杨御心中,不自觉的升起一丝成就感。▲∴▲∴▲∴▲∴
虚魂丹果然如玉简中所记,功效惊人,杨御在此丹的辅助下,修炼的进展再度得到提升,十年后,刑道成功突破法境五阶,修为到达六阶。
如此短的时间,法境之中跨越一阶,几乎可以被称为逆天般的速度了。
时光如水,转眼之间,杨御在洞府又度过了十年的岁月,心态也从最初的焦躁渐渐变得平和,修道之途最忌心浮气躁,杨御越是心急,越欲速则不达。
在这段期间,杨御又炼制了不少丹药,炼丹水平大有提升,现在,虚魂丹的炼制已是得心应手,目标已望向更高品阶丹药的炼制。
据炼丹篇中记,丹药按其作用,可分为突破瓶颈的、增加修为的、恢复法力的、疗伤的、特殊攻击和毒药等等,按等级,可分九品,每品又分上、中、下三阶,虚魂丹,只能算是三品上阶的丹药而已。
“大元丹……。”杨御目光专注,顺着玉简上的介绍一字一字看去,“具有固本培元之效,药力可直接作用在灵属上,有助法境修士固化潜在的灵元,感悟元力,属四品中阶丹药。”
炼材:菩提果,魂心草,四面玲珑根,虎兽骨,无叶昙花。
“炼制大元丹,对心神消耗极大,未达法境六阶修士者不可轻易炼制,否则可能陷入脱灵的境地,造成灵根受损。”
将大元丹的炼制方法牢记心中后,杨御合起玉简,一拍储物袋,灵鼎飞驰而出,悬浮在空中。
经历过多次的炼丹,火焰反复的炙烤,灵鼎表面已是出现几条细微的裂纹,肉眼虽不可查,但作为灵鼎的主人,杨御却是能够清晰感受得到,灵鼎的寿命,最多还能承受三到五次的炼丹过程,便要宣告走到尽头。
毕竟,这只是杨御所炼制的第一个炉鼎,手法上也不是很纯熟,而且,这灵鼎本身,也只是一个低阶的炉鼎。
只不过,杨御自信,此灵鼎,再炼制一次大元丹,还是能够承受得住。
在壁柜上取齐药材,杨御手掌一挥,灵鼎中火焰升腾而起,随着药材的抛入,杨御开始了大元丹的炼制。
第一次,在虎兽骨融入的过程中,与菩提果发生冲突,炼制失败。
虽然,器丹万炼卷中,对虎兽骨与菩提果之间的冲突性有所提及,杨御却并没有意料到这种冲突性竟是如此强烈,就像是水火不相容,控制火候时出了一丝差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药材在灵鼎中被烧为灰烬。
第二次,在杨御的全神投入下,终于丹药成形,但当杨御将这丹药取出灵鼎之时,却是不由得一阵失望,只见此丹乌黑一片,暗沉无光,不仅没有散发出一丝丹香,反而是弥散出一股恶臭来,显然,这次炼制又是失败。
杨御并没有急着继续炼丹,而是脑海中将方才炼丹的过程整理,如抽丝剥茧般追本溯源,终于在过程中发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错误,而这丝错误,直接导致了第二次炼丹的失败。
此时的杨御,经过阵法的考验,炼丹的历练,以及在这洞府中孤寂的漫长岁月的淬炼,心神已变得成熟、强大,看待一件事情,能够敏锐的捕捉其源头,进行精准的分析。
想到了失败的原因,杨御的目光中露出自信,一颗颗药材有序的抛入灵鼎之中,开始第三次炼制大元丹。
三个时辰后,一股浓郁的丹香从灵鼎中飘散而出,袅袅而升,盘在空中,香气扑鼻,充满了整个洞府。
杨御心中一喜,手掌一挥间,鼎盖开启,一道白芒呼啸着飞出,落在他的掌心,化作一颗白色丹药,滴溜溜的转个不停,旋动中,丹香阵阵飘散而出。
大元丹终于炼制成功。
在大元丹出鼎的一刻,灵鼎一颤间,鼎身上裂纹四起,崩溃,其寿命终于走到了尽头。
杨御心头不自觉升起一丝感慨,一闪而过,毕竟,这也是自己亲手炼制的第一个鼎炉。
将大元丹收入储物袋,杨御并没有即刻服用,在修为达到法境八阶时再行服用,感悟元的几率会更大。
下一阶段,杨御将要全身心投入修炼之中,向法境八阶进发。
辅助的丹药,吸纳的极品灵石,都已一一具备,杨御沉心静气,盘坐在地,深吸长吐,灵气在他体内循环,片刻后,杨御整个人已如雕塑般,进入了定身收神的状态。
日复一日,杨御维持着状态,只见一块块灵石被吸尽其内灵气,化作飞灰飘起,有些堆积起来,已在地面铺上了厚厚一层,随着时间的推进,无数的灵石化为灰烬,杨御面前的丹药也渐渐的少了起来。
时光匆匆如水,转眼间,又是三十年过去。
三十年的时间,杨御变得更为沉稳,相貌依旧,几十年的时间,对法境修士来,并不长,也不会引起容颜上的苍老。
只见无尽的灵气弥漫,在空中凝成淡淡的雾气,杨御模糊的身影在里面若隐若现。
灵气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