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小野率领从马直一千精骑踏着满地白霜直奔汜水。
张唐倒是十分和蔼犹如文官。见天小野气度非凡犹如战神一般魁梧而那眼神镇定有力。他先自服气了好比得见救星围着天小野倒竹筒般的将局势一一诉说。
李嗣源军石敬瑭部离汜水五十里处扎营明日即可对汜水起攻击。据探子来报敌军有六万之众其中精锐骑兵六千远远高于汜水的一万守军。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张唐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不知是战是退已经送回书信请求旨意。书信里他急惶不已诉说如果京城不来援兵汜水之破指日可待。或许在敌军到达之前主动放弃撤回京城防守倒是一种保存实力的办法。
天小野见说心里对张唐这种毫无锐气的人也自有了几分轻蔑他明确地传达了圣上的旨意——绝不能退死守汜水!
张唐哆嗦着问:“那京城方面的援军……”
天小野回手指了指他身后的骑兵:“连我在一起一千零一名骑兵全部到齐。”
“才一千骑兵这能管什么用啊?”张唐做出一副愁苦万状的模样:“天将军你也看到了现在上这种状态敌人人强马壮数量越越高于我们。我们如果死守绝无胜利的希望倒不如我们联名上书圣上请求撤退才是唯一的出路。”
天小野大怒睁大了眼睛道:“张大人为何如此长敌人志气免自己威风?我告诉你撤退才是真正的死路!汜水是京城的盾牌如果盾牌没了后面的人还能有活路么?”说到这里天小野回头看了看后面那一千骑兵大声道:“各位兄弟刚才张大人说我们一千骑兵管不了什么用你们服是不服?”
“不服!”一千人齐声回答声势浩荡煞是振奋人心。
“都是好汉!”天小野回身怒对张唐喝道:“看到了么?我一千人都强过你一万人的气势!你也不看看你那些士兵一个个垂头丧气焉不拉叽还没上战场命先掉了一半!这种士气怎么打仗!?”
张唐按官品说还在天小野之上虽然被骂得窝囊但是现在是战争时期官品能管什么用?如果败了连皇上都没了谁还认你几品大员?所以他只能低着头做人唯唯诺诺地听着。
最后张唐只能按照天小野的意思吩咐下去:大家别无退路只有死守!再往后退国都没有了哪里谈得上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这种思想灌输下去之后虽然军营之中一片悲凄的气氛但是士兵的精神却是提了起来:反正横竖是一死只有跟来敌拼了或许还可获得一线生机。所谓哀兵必胜讲的正是这一层一旦士兵抱着必死的决心那么他们作战的能力都会有质的飞跃。
当天夜里天小野来找张唐问张唐有何退敌良策。张唐却将球踢了回来他一脸讨好的、甚至带点谄媚的笑容:“天将军我正要来向你讨问良策呢。在下文官出生对这打仗之事确实不甚了了。”
天小野虽然是武官可也没有读个几本兵书。但是他天生对战场有感觉神经亢奋头脑格外清晰不像张唐那样一到战场就吓得战栗。见张唐问起自己他也就当仁不让:“我们虽然要拼但是不能硬拼。敌人数倍于我们硬拼的话无异于以卵击石。因此我们要采用坚壁清野的策略坚守堡垒绝不出战。敌人劳师远征后方线难以为继久攻不下必然军心涣散自行溃败。”
张唐连连颔:“天将军分析得极是就按将军的意思办。”
“恩难得我们达成共识那么这汜水就交给你了。”
张唐这等人物察言观色的功夫自是一流听天小野话中有话不禁一怔:“天将军此是何意圣上不是叫你来……”
“我自有主意。今天夜里我就会带领我的一千骑兵趁夜潜行到敌人的后方……”原来天小野知道对方如此大军远征后方粮草一定会准备得十分充足如果奇袭敌人粮草大军那么必然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张唐对天小野的胆识佩服不已如此大胆行军也只有天小野这样浑身是胆之人才敢做。
秋末之夜说来就来。太阳转瞬熄灭在西天连个火星子都不留。
汜水城门大开一队膘骑飞奔出城“的的”声犹如紧锣密鼓这些孤胆英雄们很快就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之中……
张唐站在城墙之上喃喃道:“圣上得此人材乃我大唐之幸。可惜可惜主星昏暗将星流曳虽有所作为终属昙花一现实在是大局已定天命难违。”
却说天小野连夜奔波抄小路迂回了二百里终于到了石敬瑭的后方。东方白天小野回头看那跟着自己飞奔了一夜的骑兵个个衣裳被夜雾打透了。他突然有了种奇怪的感觉——痛惜。在以前只有天锁被人欺负得鼻青脸肿他才会有这种感觉的。
是该休整一下了他命令部队钻入密林休息。要奇袭敌军粮队就不能在白天大大方方的行军。大家下了马拿下水袋喝了些水吃了些干粮。然后一个个靠在树干上睡着了。晨曦升起温和的阳光扫过士兵熟睡的脸庞场面显得有些温馨。
天小野独立守神他现在无论坐、卧、行、走皆能随时入定行“玄武真息”。佛法说坐、卧、行、走为四威仪须时时住于定中。可见无论东方西方无论修佛修道最根本的东西总是相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