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仙笑笑:“呵呵,他说的是菩提道修行法,世俗中称菩提道为佛道,其实也是有误区的;而师父以前没有给你讲解多少菩提道印证,就是想等你归真之后自己去印证辨别的,现在正是时候啊。”
看着小雅眨巴那双可爱的眼睛,南宫仙欢愉展颜:“菩提道解脱修行有声闻修行和辟支、菩萨三乘分别法,而实际只有一个根本,就是般若波罗蜜,又称为如来密因、佛乘。这老头儿说的须陀洹是菩提道中声闻乘四果境界中初果境界,你也知道师父以前总跟你说,有功夫不代表有境界,那老和尚也说了,身心境界成就才是解脱修行,若不成就,则于解脱修行犹如镜花水月,终不可得。
他说的禅定三昧境界,犹如你入的虚空窍和玄关妙窍,在玄妙之中的身心状态,就叫做功夫,世俗界中称为静定功夫,其实静定还有万千区别,俗人不明,乱起名字。老和尚说的须陀洹境界相当于你灵丹境界时的身心境界,斯陀洹则如你三花聚顶时的身心境界,下边还有阿那含和阿罗汉,那才是接近解脱的,相当于胎养和脱胎境界。
不过你仅听听这前二果的内容就行,我估计这老头儿也不会给他们讲解三果和四果,这二人修为功夫倒是比你强些,但是也仅仅如此罢了,他们还不够格儿听三果、四果。”
周围已经有很多人也端坐下来听讲,其实**也没有那么严肃,只是比较庄严而已,听讲的人都要端正身心来听,这是声闻修行中的正闻、正思修行。而那些需要请问的人则需要致礼请问,上座者则随问解答,不问的人依然端坐听讲,仅仅如此而已。
先不说周围人到底是不是有修为,但是他们这点礼仪规矩倒是挺正式的,就连普通民众似乎都知道这么做;南宫仙与小雅也静静的坐下来听下去,公开**时是可以任何人都听的。只有那些针对性的修炼方法才是单独或者少人听闻,但是也不必担心会被人听坏,因为大修行人**时,那些能听到的人才会听到,能听多少才能听多少,有的人就算在跟前也听不到。
周围也有几个有修为的人,虽然他们交谈声音是密语,但却瞒不过南宫仙和糊涂大师,南宫仙也是无意的听闻到的,糊涂大师**时自然通透十方,什么也瞒不过他。但是这二人都跟没有听到一样,也难怪了,那几个人不过是些通灵者,而且还有一个是附体通灵者,此人修为倒是不值一提;也就堪堪摸到灵丹境界的边缘,但他身上的阴灵却貌似深藏不露,不过在南宫仙眼中依然是小鬼一只。
糊涂大师继续为二人开示:“善士,如于谛观,得所悟否?汝若不知,当听我语,善士,汝等观见世人,若其不知正解,岂能知错?若其知错,必住正解;善士,汝二人亦当善思念,汝等若见妄相,若起妄想,若自知是妄,善哉,汝等彼时已住正解!”
周围众人连连点头,巴布二人也恍然大悟,乔连若大师又请问:“尊者,我常自知妄想,若此时已住正解,云何不能降伏妄心?反而使我挣扎受苦?”
在巴布以及众人的期盼中,糊涂大师笑言:“善哉,善士,汝曾见病人病起病愈否?彼人病起,犹如汝二人自生妄想而自不知,彼人因受用善药,将能降伏彼病,而其病愈前,则受苦闷。何以故?其正气欲灭除邪气,彼邪气不欲自灭,故生争斗。
汝等心境中亦有愚迷之妄想,犹如病人之病气,汝等用善法药则得明见,得正解,汝正解心欲灭邪妄想,汝邪妄之想又久受贪嗔痴熏染。以此因缘,汝等即受正邪二见之颠倒,若于是时,汝等当修习正定,取正定**,正见充溢,邪妄自破;而于是时,汝等心即明白,顿时境界成就,发明智慧,此名住明,亦名和合,亦名斯陀洹。
譬如往还法,妄想亦往还,
汝心为想根,正想亦往还,
若汝归正见,自见诸往还,
常住正知见,随顺彼往还。”
不但为二人深解斯陀洹境界,糊涂大师又为他们宣说了一首往还偈,不但巴布、乔连若二人立刻入定,就连周围众人都一时身心安止,小雅自然也随着那意境而沉入了玄关妙窍。但小雅毕竟修行日浅,前期虽然飞速进步,但是这心境之关还需要心神定力,她的功力勉强,所以暂时虽然凭借机缘入定勘悟,但是却依然没有破妄归真。
然而巴布二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修行日久,而且是苦行数十年,虽然一直没有证道果境界,但是他们的禅定功夫却早已经超越了这些道果所要求的功夫定力。就比如有人能够入无所有处定境界,但是他可能根本就没有初果须陀洹的道果境界,这功夫与道果是两回事;一种是修炼自身精神境界,一种是修悟自身精神境界。
只懂得修炼而不去感悟,哪怕达到八定也没有道果,也不是真菩提道行者;然而修炼为参悟的舟楫,若能参透自己的精神境界,那就叫做内证,跟修行内观等修炼似是非是。因为一个是修行的功夫眼界,他们的眼界是知识,不是智慧,而参悟的行者,他们的眼界是智慧所见,他们不仅仅拥有所见到的知识,那个无形无边的智慧海才是他们的眼界。
所以修观再巧妙,没有智慧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