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关宁铁骑三轮齐射分别攻击追兵的中、左、右三路,流贼损失惨重,顷刻间便有近百骑死伤。 其实如果敌军换做是满清诏已经返回最前列,对曹变蛟微微颔。曹变蛟立即大吼:“追!”
一声令下,千匹骏马四蹄狂奔,箭一般地向前冲去,与流贼间的距离迅缩短。曹变蛟不停地出“开、前、放!开、左前、放!开、右前、放!”的指令,一轮又一轮密集的箭雨如同汹涌的波涛,兜着流贼的屁股不断袭来。
前面的流贼深知箭雨的厉害,没命地向后跑去;而后面的流贼有的还没拨转马头,前面的人就败了下来,自家人互相冲撞,混乱不堪。许可变尽管不停地大声吆喝,也无法阻止混乱的败退,被乱军裹挟着连退数里,又回到了开始追击的地方。
曹文诏一直在冷静地观察战场,现虽然给流贼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但许可变兵力仍然很多,便命曹变蛟高喊“停”。将士们立即勒马停止追击,并且不但是停马,人也从马上跳下来,让战马在短暂的战斗间歇得到尽可能的休息。
此时双方的距离拉大到一百五十步左右,对面的许可变好不容易拢住队伍,回头一看,差点把鼻子气歪了。只见官军全体下马,有的伸伸胳膊弯弯腰,放松一下筋骨;有的去捡拾死人身上的箭支,看见还没死透的就补一刀;有的则干脆舒服地躺在地上。更有甚者,曹变蛟还组织了十几名嗓门大的士卒,冲着流贼这边高声吼道:
“哎!想你哩,想你哩!啊!想你哩,想你哩~口唇皮皮想你哩,实实对人难讲哩~三哥哥想你哩,想你哩,想你哩!”
这一唱不要紧,可把许可变和他的手下们气坏了。原来这民歌乃是陕北民间小调,名字就叫《想你哩》,是青年男女对唱的情歌。也不知官军怎么给学会了,他们根本也不是陕西人,此时怪腔怪调地唱出来,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却是对流贼逃跑的辛辣讽刺,对大多为陕西人的流贼而言,实在是极大的羞辱。
许可变气得眼珠子都红了,声嘶力竭地吼道:“弟兄们!这帮官军太可恨了,今天不杀光他们,老子决不罢休!给我冲!”
这回流贼也顾不上兵分三路了,在仇恨的支配下,一窝蜂地杀了回来。还别说,气势比第一次追击时更猛了。
可惜他们上当了,关宁铁骑的目的就是激怒对手,好让他们来追。见流贼动冲锋,曹变蛟连续令:“上马!撤!开,后,放!”
于是战场上又开始了关宁铁骑边撤边放箭、流贼一批又一批地倒下去的过程,几乎与第一次一模一样。稍有不同的是,这次流贼是被激怒了,即使伤亡惨重,仍然穷追不舍。
可是战局的展,再次印证了另一个时空几百年后一位俄国伟人的名言:没有实力的愤怒是毫无意义的。流贼尽管一直奋不顾身地追击,无奈马不如官军快,射箭又够不着人家,虽然看起来追得挺凶,却是一直干挨打,连半点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在又付出上千骑兵伤亡的惨痛代价后,献血和尸体终于让许可变冷静了下来。他不得不接受这个难以接受的现实:即使自己兵力再多一倍,也别想杀伤哪怕是一个官军!因此只好拨转马头,带着哭腔吼了一声:“撤!…”
想撤?可没那么便宜!见流贼再次败退,曹文诏立即率军追了回来。所谓“放风筝”就是如此,关宁铁骑就好比一个放风筝的人,用风筝线扯着流贼往前走。现在风筝想挣脱线自己飞走,可是已经筋疲力竭,败得比第一次还惨。第一次虽然也是溃败,好歹还是往一个方向败;这次则彻底一哄而逃,即使关宁铁骑不追,许可变想把队伍重新拢起来也不可能了。
当败到仪真城附近时,许可变已经心胆俱丧,哪敢进城,带着他的标营直接向北败下去了;可是他的老营,也就是很多老弱妇孺还聚在城池附近。曹文诏一马当先,率领千名铁骑齐齐箭指敌营,威风凛凛地大喝道:“降者免死,否则格杀勿论!”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