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章 确定新基地(1/2)

作者:泰梦
“哦,这样附近的村子还不少呢。”

“您别看金厂峪和龙湾从这里看上去隔着一道山梁,实际还很远,过了山梁,那边还有一片山,要过好几个山头。”

“老哥,这里怎么过冬呢”

“都是烧柴,这山上柴禾有的是,条件好些的也烧煤。老时候住茅草房,到冬天冷的时候,也就是多弄一个被子盖上,再在房上加点草,这样可以暖和一些。”

“我看这里山上有不少松树,树密了,藏人方便,藏在里面人看不见的,这不不怕鬼子了。”

“要这地方是个好地方,只是鬼子来了祸害的要命。要长河,水还很多,也好喝,河里还有好的淡水鱼。这条河不能走船,平常水到膝盖那么深,深的地方到大腿根,夏天时也发洪水,几天也过不去人,这一带的人都是吃长河的水。

有个别的村庄有井,到外面就只有一条羊肠道,一米宽都到不了,贴着河边,外人走进来是很难的。

这地方地处山区丘陵,有较多的干果类土特产品,如杏仁、板栗、欧李等。

地多产蘑菇,品种繁多,蘑菇营养丰富,又易于采集与栽培,价廉物美,其中被人视为上品的有:白蘑、口蘑、榛蘑、肉蘑、草蘑、唣蘑、松蘑、平蘑等。

还产蕨菜又称吉祥菜、长寿菜,是野生植物,这的蕨菜在清朝被视为贡品。”

“那不是生活的挺好吗”

“那是没遇上日本子扫荡,我们拢了拢,那可以实行的政策是三光政策。

第一是杀光,鬼子经常来,给杀的人没数了,要问为什么人们没有被杀光,主要是因为日本部队平时不停地换防,常常来新的,因为新的人里面也有好点的人,并不是都很坏,另外这些人对本地还不是太熟悉,不然的话就糟了。

第二是烧光,就是把你的房子都点着了,让你没地方住,粮食也都烧了,就连庄稼地也用火顺着地给你点着了,烧光,叫你根本没得吃。

第三是抢光,就是凡是能吃的都抢了,鬼子来的时候,从长城口外跟过来不少的骡马骆驼,抢的东西顺便就给驮走了。”

“这里难道没有抗日武装吗”

“有锄奸队,看见日本人就杀。要是汉奸,全家都杀。”

叶奋韬知道,这样的锄奸措施的确伤及了无辜,叫人们难以理解,它是这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如果要深究它,这些事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那段时代的人才会有充分的体会。

“没和日本人打过仗次数多吗”

“是打过,但不是总打仗,山里不是天天都响枪,这里没有正规军,有的武装平时一般不跟鬼子打,记得也没有正式打几仗,都是见鬼子来了打几枪,就跑了。

这些人的武器差啊就那么几条破套筒和汉阳造,一般八路军正规军当兵的都没有什么枪,可鬼子呢装备那么好,子弹也多,你跟人家没办法打。再那些股的游击队,就更别提了。”

“如果他们有枪有炮呢”

“那肯定和鬼子干,咱中国人哪个不恨鬼子。”

“您是,前后只有两个山口,车辆也过不去。”

“可不,没有别的路,就这您也看见了,大一点的马车也过不去。”

“中间的地方大吗”

“那家伙,那是山套着山,沟挨着沟,里面进去十万八万的人根本找不着。”

“那为什么没人住在里头”

“还不是有野兽,生活不方便,也没有地,要吃饭得自己开荒。”

“哦,这样,还真是一个好地方。”

“还好呢这里连个贩都没有,要想买东西,那得二十多里路,去一趟可麻烦了。”

“二哥,吃饭了。”贾莹和美子陪着一个中年妇女走了过来。

“那俩丫头呢”

“正忙着呢。”

“先生,用蘑菇炖的鸡,猪肉炖的土豆,还有山蕨菜和几样野菜,那叫一个香。”

“大嫂,给你们添麻烦了。”

“哪呀,大兄弟,这是我当家的,姓张。你们带来的鸡,猪肉是给我们改善生活了。看您的意思,是个大官吧瞧您那些护卫。”

“我不是官,倒是有几个钱。老哥,走,回屋里,我们边吃边聊。”

叶奋韬夹起一口蕨菜,得意的看看大家:“别,还是真好吃。老哥,名不虚传。”

“我先生,我们这里多得是,只要有人,山上的山货要多少有多少。”

“老哥,我问您个问题,知道人圈吗”

“那还不知道,那不是人呆的地方。”

“其实我觉得挺好。”

“那你是没看见。”

“我感觉,我们这样不也是人圈吗”

“那不一样。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什么都没有,但有自由。”

叶奋韬点一支香烟:“我也要建人圈,那里的人吃得好,和我们差不多。穿得暖,冬天有皮衣。有钱花,大姑娘媳妇都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地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割发断亲后,全家醒悟我绝不原谅 孤王寡女 时空大盗 重生逆袭:高冷男神哪里逃 重生之田园喜事 美漫的九头蛇间谍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萧晨 异能重生:星际大佬她A爆了! 考古风云 万界武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