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九十三章 外交效果(1/2)

作者:泰梦
此时,叶奋韬寄希望的美国国内还是一片争论之声,美国国内的意见很不统一。

开战不久后,参议员伯顿-惠勒在美国第一委员会召开的大会上--这是中国的一个地方政府和苏联支持的武装力量之间的生死决斗,而不是美国的战争。

在国务院内部,欧洲司副司长韩德森和助理国务卿伯尔利都持相同的观点。

然而,杜鲁门力排众议,他在给自由杂志编辑的信中明确指出:我要清楚地表明,目前东亚发生的局部战争将对美国安全的直接威胁其实是苏联军队未来的威胁。

非常明显,杜鲁门认为,一旦中华军战败,美国马上就要面对的主要敌人是苏联军队在亚洲的急剧扩张。

所以,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加快援助中华军的步伐,在这关键时刻,前美国驻中国大使赫尔利的建议起了积极的推作动用。

中苏战争一开始,赫尔利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中华军的行动将震惊世界,对我们来,给予中国人一切力所能及的援助正是普通的常识。

6月8日,他在白宫,我建议总统,应当直接告诉蒙古地方政府主席叶奋韬,美国正要给予中华军一切可能的援助来打败斯大林。

赫尔利的建议和以美国驻英大使马伊斯基的倡议的提案推动了美国总统特使魏德曼的中国之行。

6月底,叶奋韬与魏德曼的两夕长谈以及魏德曼自己在中华军控制地区的亲眼所见,大大坚定了这位特使对中华军坚决战斗的决心。

他在离开中国之前给杜鲁门发了一个简讯,其要旨是--我对这个战斗充满信心,这里的人士气高昂,决心争取胜利,叶奋韬渴望的贷款和援助希望尽快安排。

根据魏德曼访问中华军的报告以及他与美、英两国驻中大使共同商定的建议,美国和英国开始研究援助资源的分配问题。

在美国国内,采取这种行动的条件也日趋成熟,苏军在伊尔库斯克以西区域的反突击已被粉碎,中华军的英勇血战博得了美国人民越来越广泛的同情和钦佩,甚至一些保守的群众组织也主张援中抗苏。

在美国工人运动中素以亲苏著称的美国劳联执委会,也建议美国给予中华军力所能及的援助。

美国青年民主俱乐部的代表们也赞扬杜鲁门和马歇尔的对外政策,主张全面援助中华军。

同时,罗马教皇庇护十二也发表训谕,一方面谴责战争行为,另一方面表示热爱中国人民,教皇的训谕对美国和世界的天主教徒对中华军的态度起了积极的作用。

尽管如此,杜鲁门这时还是不敢公开要求给予中华军类似二战期间的租借援助,他首先考虑的是要求国会通过第二次租借拨款。

在与国会民主党领袖们磋商之后,杜鲁门于5月18日正式向国会提交了第二次防务援助补充拨款法案,请求拨款五十九亿八千五百万美元,作为补充资金供租借之用。

为了强调中华军与租借援助无关,5月2、28两天,复兴金融公司董事长和财政总监都发表谈话,明中美存在进行有关贷款和黄金贸易的谈判,以表明中华军是通过贸易和贷款来取得美元,以偿付它在美国购买的军火,从而使反对派在讨论租借拨款时无懈可击,这就是杜鲁门处理援中财政问题上巧妙的战略方针。

根据美国总统的这一方针,租借援助管理署拟订了一个具体对策,其要旨是,此次租借拨款没有包括援中计划,但总统的手脚不能束缚,以防急需。

租借援助管理署署长斯退汀纽斯以及马歇尔在众议院作证时,都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明了上述要旨。

马歇尔将军还强调: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以保持中华军军队在战场上积极抗击苏联人,对我们都大有好处,这将增加胜利结束战争迎来和平的机会,这将加速这场局部战争早日结束。

月8日至10日,众议院开始对第二次租借拨款进行辩论,结果众院以三百二十八票赞成而通过,仅六十七票反对。

月2日,参议院对第二次防务援助补充拨款法案进行寓言,几乎未经辩论就通过了,似乎援助中华军已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投票结果是五十九比十三。

杜鲁门在国会取得这一重大胜利之后,国内的政治障碍不复存在,于是他迅速行动起来。

月0日,他致电叶奋韬,为了消除财政上的任何困难,他已指示立即作出安排,根据租借法运送价值二十亿美元你们所要求的物资给你们,这二十亿美元作为无息贷款,待战争结束后五年后开始偿还。

8月4日,叶奋韬复信表示--蒙古地方政府以衷心感激的心情接受这个决定。

8月日,杜鲁门向租借援助管理署署斯退汀纽斯发出指示:鉴于中国的的防御对美国的防御至关重要,国此我授权并指示你立即采取行动:根据租借法把防御物资转让给中华军,并按我在月0日叶奋韬的信中所的条件办理。

从这时起,二战时期停止的租借法又开始了新的历程并正式适用于中华军。

英国人的行动更加迅速,从新加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