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四章 溶洞完工(1/2)

作者:泰梦
兰黎明看着他的杰作,心中还是有些得意的。

溶洞的门口依旧掩映在树木之中,从公路望过来不是很明显,侧面的土路接近四米宽,是一个缓坡。

靠着洞壁两侧是一条宽一米左右的道,从外面看去只能看见向外的杂草,其实距离地面5有一米宽的铁丝网。

在距离洞口100米和200米处是两条中间有竖向通道的环状交通壕,每隔五米有一个水泥做的支撑平台,可以架设轻机枪。

在第二道堑壕前方,打出400米的射击视野,树木砍成0,每隔100米,所有的树木被用油漆在根部以上10成红色,已作训练之用。

孙志武笑着:“我试了,观察哨的位置射击诸元规定的距离看的很清楚,重机枪和步兵炮有机会得试试。”

“悠着点,别搞的动静太大了。”

两个人回到洞口内,洞口的防御宽度原来是每边50米,后来加大到每边100米,兰黎明一是腾出更多的活动空间。

二是想安装两门25的机关炮,但是这一来,工程量增加了接近五倍,相应的,通向洞内的通道也加宽到50米,重机枪机位也有了自己的弹药库。

洞口两侧的防护墙用条石砌了一米厚,长度达到0米,也就是,即使有敌人突进洞口,四挺重机枪将是入侵者的噩梦。

溶洞中间的主区能储存各类物资和枪支弹药,人员居住房间达到00间,按500人计算,物资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能坚持半年之久。因为兰黎明知道,在抗战时期,每次鬼子的大扫荡没有超过半年的。

弹药方面他是这样计算的,依据日式武器喝日本军队的规定,结合日后的经验。

92式步兵炮的一个弹药基数是40发。

92式重机枪的一个弹药基数是4500发。

榴弹发射器为15发。

火箭筒为10发。

突击步枪为00发。

三八大盖为150发。

歪把子轻机枪为2000发。

25机关炮由于只为装甲目标准备的,以现在日军的编制情况而言,一个师团只有个别的师团有,大部分没有战车部队的编制,只在战斗时临时配置给师团,规模不好,总的情况不会超过两个联队,真正的中型坦克不会超过0辆。

以此为依据,弹药基数定为150发。

连接到金海湖的后面洞口和前洞的情况不同,为了防止登陆艇,在伸进湖面的陆地四周在水中设下了五米宽的水下障碍。

重机枪射击视界定为距离岸边500米,步兵炮定为800--1500米,在这个距离上,武器的精度大大提高。

由于后洞口比较狭窄,只好在洞外修建工事,洞内洞外各一半,都是四门步兵炮,四挺重机枪,没有布置机关炮。

对于面对湖面的洞壁,设置了一道半米高度和厚度的条石矮墙,这一段交给突击队和50人的长枪队员负责。

一份完整的图纸摆在叶奋韬的面前:“黎明,这不归我管。我只有一个问题,如果飞机轰炸怎么办”

“一点办法也没有,没法设置防空武器。不过,对飞行员,投弹员要求很高,必须把炸弹投到距离洞口20米的范围之内,从理论上讲,概率极。

即便如此,最多有可能摧毁附近的一门步兵炮,对射击口造成暂时不能使用的破坏。

按岩石厚度而言,炸开岩壁至少要是500公斤航弹两枚命中同一点,基本概率为零,如果使用重炮的话,必须要155以上口径的火炮,连续命中,日本在中国战场的二战中应该没有。”

叶奋韬点点头:“东北都有人在一个地方坚守十四年没被日军攻克,我相信,溶洞只要没有内部瓦解,从外部是不可能攻破的。

还有一件事非常重要,溶洞那里是明,只要李英杰掌握的好不会出大事,有个奸细之类的也掀不起多大的浪。

我决定,下个月关闭二号训练基地,并把面积扩大一倍,一是安置即将到来的教授,学生,二是建立一个型的后方基地。

市内的三支突击队轮换守卫,由胜强两口子总负责,为安全起见,胜强不在一号基地担任教官,免得在蓟县县城暴露。

一定要封锁唯一进出的山道并做好防御方案,一号基地的物资慢慢向这里转移。”

“那一号基地呢”

“照常训练,只是要在唯一的那条路修建防御工事,早晚要被发现免不了一场血战。”

兰黎明想了想:“我先把物资问题好好准备准备,战争是长期的,打的就是储备,我先把可以长久储存的尽量办好,其余的按半年的量,防御方案还要和胜强商量。”

叶奋韬叫住转身要离开的兰黎明:“等等,我还有个担心,溶洞这样潮,物资,弹药时间长了行不行”

“这个早考虑好了,我让铁铺打了双层的铁桶,一来防潮,二来规范化,也好放,节省空间。”

现在的溶洞内部只有配套的工作还在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