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十七无垢(1/2)

作者:安娜塔西亚
雁门关之行不久后,突厥兵退,李世民和我也随即返回了太原。

太原,还是当日离开时候的样子,飞马馆依旧门庭热闹。胭脂看到我和李世民并辔而回,并不惊异,只是欢天喜地地迎我回家。

洗去一身的风尘,换上整洁的衣裳,胭脂送上一杯醇香的普洱,坐着回想离开的这些日子,怅惘的心绪油然而生。

“公子。”胭脂声音把我的心神拉了回来。

“你辛苦了胭脂。”我感激地望着她。

“公子言重了。”她指着桌上一个长形的匣子说:“公子,你离开这些天,李家三位公子都来探访过,这个是大公子前些日子送来的。他说他要去河东,恐难见面,要公子一定等他回来。”

我讶异道:“等他做甚”

胭脂掩口轻笑,我不明所以地看着她,胭脂慢慢地打开了匣子,我一看里面,不禁呆了一呆,一件白底团花纹衣裳,领口、袖口、衣襟处皆用银线缀着小颗的白色珍珠挑绣着几朵白梅,奢华而又精致。

胭脂见我怔在一旁,便对我轻声说道:“胭脂看这李家的两位公子恐怕一早知道公子你是女扮男装的。”

我不解地问胭脂道:“莫非是我的装扮看起来不像男子你取个镜子来看看。”

胭脂很快地就取来了铜镜,其实我到了这个时代倒少照镜子,毕竟铜镜本不如现代的镜子,怎么照着看都是觉得模模糊糊的,难道是没有在镜子前仔细的拾掇自己的行装才露得馅我拿了镜子左看又看,突然想起当日长安街头惊马时,宇文成都的一句“虽长得女相”,也就是说我这样子怎么看都就是个女的。

胭脂接过我手上的镜子道:“公子装扮也与男子一般,不过胭脂觉得公子天生骨架纤细,若留心仔细看了,便可发觉面上光洁又无男子的髭须,况且这行路、举动、神情、风采,这世间哪有男子这般窈窕妩媚。”

我听她话说到这里不由呵呵笑道:“胭脂你少给我戴高帽了,虽然这话我听了也蛮高兴的。”

胭脂越发笑得花枝乱颤,片刻又敛了神色说:“胭脂说的可不是特意给公子戴高帽,那李家的两位公子都与公子走得亲近,他们又不和那只长个子不长脑子的元霸公子一般,可皆是目光锐利之人,大户人家像他们这般年纪自然三妻四妾的,女人当是见得多了,如此公子又如何瞒得住。”

“唉,胭脂,你这般打趣元霸,当心被他听去,拆了我们的馆子。”唉,我原以为祝英台既然跟梁山伯数年相处都不暴露女子身份是她掩藏得好,如今看来恐怕是梁山伯这个书呆子确实太笨了。

胭脂两手一插小蛮腰冷哼道:“量他也不敢,如今却是他要敢拆了咱们的馆子,回头定被他两个兄长把他给拆了去。”

“你这小妮子,当真是有恃无恐了,罢了罢了,咱们还是少点跟李家的人搭上什么关系的好,你明日遣人把这匣子原封不动地给送回去吧。”我随手把匣子盖上。

“公子喜欢的是李家二公子吧”胭脂一脸的八卦。

我给了这丫头一个手指栗子忿忿道:“你家公子我谁都没看上”

日子又开始变得平静,而这平静似乎更象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短暂静寂,单家的当铺已经撤走,单雄信恐怕已经准备揭起义旗了,隐约记得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37岁的单雄信同王伯当、徐世责力等一起加入瓦岗军。李世民依然常在飞马馆逗留,闲谈中也知道如今的天下并不太平,自杨玄感起兵反隋以来,天下义士皆揭竿而起,后董纯等隋朝宿将被炀帝处斩,贵族李浑因门族强盛,获祸被杀,李渊虽为太原留守,却已经失去了皇帝的信任。李渊为此深感惶恐,却也无计可施,李世民因而甚是郁闷。

天气渐冷,这日中午才送走李世民,想回房午睡。胭脂匆匆来报,有人来访。走到客堂,却两个女子站在堂中,为首的女子虽非绝色倾城,但身段丰腴,肤若凝脂,面如圆月,眉眼和顺,容貌端庄,仪态雍容,气度不凡。

“不知夫人来访为了何事”看她面相陌生,年纪轻轻的却梳得是妇人的发髻,心中颇有疑惑。

那女子眉眼一番示意,身后的婢女把手中匣子交到她手上,悄然地退出堂去。“妾身李门长孙氏,可否请公子借一步说话。”

心头大震,想不到面前的女子竟然是未来大唐的皇后,后世称颂的长孙贤后,难怪有这样的气质容华。

胭脂闻言望了望我,我朝她点点头,她便也悄然地退了出去。

我看着她,等她说话,她也沉默着目光明亮柔和地端详着我,过了一会,长孙无垢才微微笑道:“妾身来得唐突,还请悠扬姑娘见谅,无垢之前还以为姑娘定是个千娇百媚的倾城佳人,却原来竟是女扮男装,适才有些失态,请姑娘莫怪,无垢看姑娘虽作男子打扮,容颜身姿却难掩女子的婀娜妩媚,想来日后着了女服定是姿容无双。”

“夫人究竟为何而来”我并不理会她话里的机锋和喟叹,如果我没猜错,长孙无垢只会为一人而来,那就是李世民。

“无垢此来是为了了结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