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轮回之说;佛之相。
错过了的,是不是永远都找不来了吗?
-----------------不陋寺禅房中,玄空住持一眼阅览叶不凡拜访之意。
“大师,佛家的辈分是不是一开始就定好的?”叶不凡问道。
“这是自然,佛家辈分排字已有数万年之久,自五万多年前的天之巨佛,便有了排字先后。”玄空和尚道,“历史可证的排字,在数千年前的初元帝国就有文字记载”。
“哦,初元帝国?”叶不凡的记忆里面只有先秦及其以前的历史和现在的神州历史是重合的,之后的事情就好像两条平行线,他对初元帝国的认知完全来自书本上。初元帝国是神州史上最为广域的行政王朝,其强盛可谓极致一时,但只可惜是昙花一现。
“对了,还有一事请问大师,不同寺院其排字是不是**的?”叶不凡再次问道。
“施主的意思老衲明白,古时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一说,自然排字号是**的,但辈分高的僧侣是有互通信息的,这是互相传经研法形成的现象。但并不是所有的同字便是同辈,有些修为高深的高僧,也会和后辈的僧侣同字。毕竟字数是有限的,轮了一圈便要从头再来。”玄空一一回道,“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轮回”。
“轮回?”叶不凡倒觉得新鲜了,这种意义的轮回,貌似有点牵强。
“没错,轮回者,周而复始而又不尽相同。人之生死投胎或者转世是为轮回,此为小轮回;辈分排字的轮换,是为字转轮,或者称作循,也算轮回。其实万事万物皆有轮回,好比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同样可以称之为轮回,只不过这个轮回更小而已,”玄空和尚循循道来,“轮回相互包容,相互关联,有小有大,又有不同,有的以空间为基准,有的以时间为轴。其中最为大的轮回便是天地宇宙之变迁,是为无等等轮回或者称之为大轮回。”
“天地宇宙,大轮回?”叶不凡忽感一阵眩晕的感觉,仿佛眼前是大圈套小圈,小圈又联小圈,大圈外面还有大圈。
“嗯,”,玄空和尚对叶不凡点了点头,仿佛很肯定叶不凡的感同身受,“轮回仿佛一个个不停旋转的大圆盘,从某种角度看他们会随着圆盘旋转不停的变化位置,但最终都会回到原来的位置,由于圆盘的大小不同,其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同。”
“嗯,我似乎明白了,”叶不凡仿若站在一片无所止境圆盘上。
“实际上,回到了原来地方的轮盘上的点,其实也是有不一样的地方。”玄空柱持意有所指。
“时间变了。”叶不凡心领神会,他要追寻他第一次到神州的地方,但那时候是阳春三月,现在已是隆冬十月,草木枯荣已有轮回。
“不错,但又不全是如此。”玄空端起问路艼饮了一口。
“此话怎讲?”叶不凡眼神微眯,似乎要触及某些要害问题了。
“佛曰不可说。”玄空和尚双手立式,轻道一语,“阿弥陀佛。”
“佛,大智慧者也。”叶不凡不由得叹了一句,他自然不会认为玄空在卖关子,有如此大智慧的人怎会卖关子呢。
玄空对禅房佛之宝相拜了拜,“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大乘百福庄严经》说:每修一百福,才庄严一相,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佛陀在因地时,由于精进不懈,经过九十一劫才获得圆满相好的果报。”
“三十二相中有没有佛之本相?”叶不凡问道。
“佛性起自凡根、万般水过无痕。佛果修成即不执相,因此便无所谓的本相。如此世间万物枯荣、形体生灭,无所著相,意即诸法本空、因缘本空、便是佛法的真谛……”玄空一副传道布法之模样。
“大师这是要渡我入教吗?”叶不凡笑道,当下的佛之相说已经偏离他来此的目的太远了。做和尚,叶不凡也曾想过,但有很多责任需要他背,有很多债他还未还。
“施主很有慧根,而且与佛有缘。”玄空和尚还真想渡叶不凡入佛。
“大师如此执着,用佛家语言,那叫着相了。”叶不凡笑道。
“呵呵,施主聪慧,老衲并无强求之意。心中有佛,入不入寺,出不出家,皆无分别,只不过相不同而已。佛解众生苦,施主能为天下先,非佛亦犹佛,善哉善哉。”玄空住持双手合十。
“大师过誉了,其实晚辈来此主要的目的便是探听一名叫做玄陌的大师的信息。”叶不凡估量时间差不多了,便直奔了主题。
“玄陌?”玄空眼中闪过一道稍纵即逝的光芒,“此人倒听说过,在塞北一带,施主为何知道他?”玄空并没有称玄陌为僧,而是说此人。
“我也是从蜀山前辈仪铭竹煌那里得知,此事有关金乌轩辕剑之事。”叶不凡对金乌轩辕剑之事仅仅一提而过,他并不是顾及玄空,只是担心会给不陋寺带来祸端。
“具体位置老衲也不太清楚,你自西河古镇往北偏东而行,或许有线索。此人高老衲两个玄字辈分。”玄空并未追问,倒是一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