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蓬莱阁神秘会;回音谷刀谷现。
“人不死,心不悔,梦不退。一眼千里延火,一掌乾坤翻涌。”一座雅致楼亭,一名白发老翁正在面对着一株奇特花树念念有语,“走一遭,看一眼,何人堪恋;行一程,历一番,何处留情。”不知老者身份,观其样貌,当已年过古稀,却仍是鹤发童颜,一派仙风道骨。
楼亭乃是双层四角亭,四周饰以石栏。亭柱上刻有一对楹联,曰:“好将白地光明锦,写出潇湘落雁图。”楼亭门楣之上赫然便是“鹿栏雅望”四个古雅文字。登临楼亭,可远眺大海,俯瞰整条沙滩,阵阵海风拂面,沁人心脾,开阔心胸,甚是典雅,当真雅望。
鹿栏雅望应该便是蓬莱阁弟子所说的鹿栏小亭了。
鹿栏,山也,想来此亭也是因此为名。曾有传言:“鹿栏晴沙,神仙迟慕”。据传八仙停留此岛迟迟不肯离去,多半说的便是此地。依亭俯瞰,沙滩尽收眼底,此处沙质细腻犹如肌肤,坚硬犹如铁板,沙滩平缓犹如灰铁铸色,曾有“万步铁板沙”之称。
诗人刘梦兰曾赋诗赞曰:“一带平沙绕海隅,鹿栏山下亦名区。好将白地光明锦,写出潇湘落雁图。”想来便与那楼亭对联有关。
关于楼亭也有另一种说法:鹿栏雅望,其实是八仙之中的一人远望大海之时,见美妙女子,赤脚雅步于海浪之上而得名。这位仙人也只见得此女子一次,之后每来一遭,所见之景多有不同,但再也没有见到过那位女子。
仙人失望而去,留下鹿栏雅望四字,并留有文字:“谁能窥得女子之秘辛者,焚香告慰,必传仙宝。”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之中,每年都有很多文人侠士前来碰运气,一者想窥得仙人心许女子的如何美貌,二者希望能得仙人赐宝以得扬名立万。
然而未曾有确切文书记载,鹿栏山的仙人留笔文字也在这历史长河中淹没了面貌,只余一空碑,空亭。
楼亭空留,消磨了几多心愁,又割断了多少人情故事?仙人也好,文人骚客也罢,随着历史真相的遗失,被人记得的只有仙人遗宝了。而这宝物何来,以及它背后的多情又有多少人能知?
时至今日,虽然此处已成为蓬莱阁势力范围,但每年仍有一些人或偷入,或花费一番代价在此处观望,只是那眼中的殷切,已经索然无味。不请自来的中年人莫非也为此造访,此时不得而知。
中年人在两名蓬莱阁弟子的引导下来到了距离小亭数丈之外。两名蓬莱阁弟子向小亭方向施之以礼,并对中年人作请之后,恭敬地退了下去。
中年人轻迈虎步向小亭靠近。
“不知这珠轩之果是否真能让人长生不老呢?”中年人笑道。
“哈哈,裘路主果真风趣啊,那不知道这不归路是否真的不归啊?哈哈。”老翁转身,亦是放声大笑。从此话语可知中年人身份,不归路之主,裘云峰。
“哈哈,蓬莱阁之主果然是老当益壮,不知这与珠轩之果是否有所关联哪,看吕阁主这等仙风道骨模样,岂不是最好例子了。”裘云峰亦是大笑。
“哈哈,路主果真风趣。”老翁便是蓬莱阁阁主吕步候,据说其祖上因感吕洞宾指点之恩而改姓为吕。“尊驾千里迢迢来我荒凉小岛有何贵干呢?”
“哈,阁主客气,不久之前,我曾偶得一物,在下见识浅薄,不知其为何物,故来请教。”裘云峰说着便拿出一只玉质铃铛,龙影隐现,七彩华光,闪闪夺目,竟然与西河镇上的玉玲珑一般无二。
吕步侯见之心中一凛,紧接笑道:“哈哈,不就一玉质玩物吗?”
“嗯,也是啊。不过除此之外,在下偶得一书,书中记载的一些信息,就有图与之极其相似,文曰:玲珑有雌雄,雄见雌不鸣,雌離雄不灵。在下不知其意,还望阁主赐教。”
“雄,见雌不鸣;雌,离雄不灵。哦,亦或:雄见,雌不鸣;雌离,雄不灵。好像还有其他读法,不过都乃矛盾之说,不知所云,尚需时间揣度啊。”吕步侯重复裘云峰的几句话语,竟有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含义,一时也没有定见,不过也有可能是裘云峰故布疑阵。但这玉玲珑确实是真的,何时玉玲珑成为一对的了?吕步侯心中不由得疑惑。
“阁主所言极是,在下对古玩之物向来不很精通,便放在阁主这里,让阁主慢慢端详,等阁主弄的明白之后,派人告知在下便可。”裘云峰竟有意送给吕步侯,要知道这玉玲珑在西河镇上可是引起了一波血案的东西。
“路主好意在下怎能不领,但不可轻领啊。这样吧,老朽最近闲来无事曾稍习书法,石桌之上便有两幅,不成敬意,不知哪一副可入得了尊驾法眼?”吕步侯很是看重玉玲珑价值,也基本明了裘云峰的来意。
此时裘云峰方见得石桌之上的两幅毛笔文字,刚来时此处并无一物,裘云峰一边暗叹吕步侯实力非凡,一边端详石桌上的字幅,一为“壹火”,二为“歹戋”,裘云峰端详片刻:“好字,”拿起“歹戋”字幅,“在下回去慢慢欣赏。”说着便要告辞。
“何不赏齐我这蓬莱十景再走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