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八章 获取支持(1/3)

作者:华飞白
李家的丧事做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道场,而后才归葬贺兰山。因两位老人并不在意厚葬或者薄葬,只是简单选了贺兰山脚下一处山明水秀之处作为祖坟,修了个十分朴素的墓室。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们索性就将这座墓室给了李信与孙氏同葬。墓室中除了棺椁之外,仅画了些墓画,陪葬品也很是简单。李遐玉与李遐龄只挑了一些阿爷阿娘留在老宅的随身之物作为怀念,其余他们常用之物都葬入了墓中。

当初前去寻找李信的几名部曲,几乎皆已经被薛延陀人杀光,只有李甲重伤被救了回来,侥幸得了一条性命,四肢却已经不全了。他心中一直十分愧疚,索性便在墓地附近结庐而居,坚持做了守墓之人。

李遐玉也并不劝他,只是立在他的草庐边,淡淡地道:“阿爷阿娘身后的安宁,便交给你了。至于他们的仇,我与玉郎自会寻薛延陀人雪恨。待他日大仇得报之后,正好前来告慰他们的地下之灵。”

“娘子……”李甲心中无数次叹息,为何李遐玉偏偏生做了女儿身。倘若她是个郎君,如此决意只会让人满口夸赞事父母至孝。但她是位娘子,即使有缇萦救父等种种美闻在前,手刃仇人也并不能给她带来什么好名声。当然,或许她也毫不在意便是了。

送葬归来之后,三个孩子便回到正院内堂,一起陪着祖辈默默地用午食。

柴氏看孙女仍是瘦得有些脱形,原本十分合体的一身斩衰如今看起来松松垮垮,不由得劝她多喝了些汤水。李遐玉皆依她所言,喝了驼蹄羹、莲子银耳羹等,又进了些温热过的酪浆助消化。

柴氏便道:“元娘,明日不如就换成素服罢,这斩衰也不必再穿了。再过几日便到了除夕,你和玉郎正好都换一身新衣裳。我让侍婢用滩羊皮做了长袄、白狐皮做了轻裘,你们俩都试一试。三郎也做了几身作替换之用。这些时日,你们三人都瘦了好些,若是不合适,再让婢女拿去改一改也好。”

“多谢祖母!”谢琰与李遐龄齐声道。

李遐玉垂眸望着自己身上粗糙的麻布孝服,自然不会拂了祖母的好意。服斩衰三年,也不过是为了表示哀痛之意。如今她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做,不必要在乎这些俗礼。因她心中再清楚不过,便是不服斩衰、不禁肉食,他们姊弟俩心中的痛苦也丝毫不会比任何失去父母的孝子孝女少。

“服饰吃食皆是节,大节不失便可!”李和豪爽地挥了挥手,不心使的是受伤的手,立即传来阵阵抽疼,遂不动声色地捂住了伤口,“三郎、玉郎,随着我出来!从今往后,由我亲自监督你们修习武艺,须得日日勤勉,不许有半分懈怠!”

“是。”谢琰牵着李遐龄随着他走出内堂。

“祖母,祖父的伤不打紧罢?”李遐玉觉得祖父的动作似有些不对劲。

柴氏倒是十分淡然:“随他去折腾。折腾疼了,自然便消停了。来,咱们家惯用的医者性情有些太绵软了,得找个常在军营中治疗外伤的军医才好。他们为了镇住伤兵,脾气通常十分暴躁,吼声也不比你祖父低,定能制得住他。”

“……祖母此计甚善。”以暴制暴什么的,看起来简单粗暴,实则对于李和才最为有效。

内堂外便是一片苍翠的松林,李和早已经命部曲在松树上绑了几个箭靶,亲自盯着李遐龄练习箭法。经过谢琰的指导,李遐龄已经勉强能拉得开半石弓,射箭的准头也有所提升。对于初学者而言,十中一二已经是很不错了。李和很满意地抚着长须,心里给孙儿准备了各种磨砺计划。

谢琰亦在他们旁边磨练射艺。不过,他射的目标是松树上挂的制钱,使的也已经是六石弓了。用六石弓射制钱中间的孔,光是控制力道便已经很是不容易。若是力道太重,恐怕箭穿过钱孔时,便会扯断绳子,将钱远远地带飞出去;若是力道太轻,却不容易控制箭的方向,连穿过钱孔都很难做到。

谢琰平时射箭皆是十射十中,增加难度之后,却只有十中五六,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李和对他的成绩十分不满意,在旁边喝道:“别区区六石弓了,你往后平时就须得用十石弓,战场上才能轻而易举驾驭军中用的射程最远的/弩/箭/,不至于在替换连弩所用之箭的时候顾不过来!临时拉得动床弩,则更能威慑敌人!”

谢琰点头称是,依旧不急不躁地拉弓射箭。

坐在廊下观看的李遐玉忍不住轻声道:“祖母,床弩是攻城之器罢?用于两军对敌未免有些大题做?”

柴氏道:“床弩射程最远,若想取躲藏在大军中的敌首之性命,或者射断他们的军旗时,确实是颇为得用的。”着,她瞥了瞥孙女,低声道:“元娘还是对这些感兴趣?平常习一习骑射便罢了,祖母往后会带着你好生学习主持中馈,打理家中的庄园店铺。经济庶务,都是女子必须学的。只有善于经营,才能撑起家中的用度。钱财看来都是俗物,却是一家人生计所在,不可轻忽。”

李遐玉抿了抿嘴唇:“祖母,主持中馈于儿而言并非重要之事。儿眼下只想为阿爷阿娘复仇,彻底踏平薛延陀人,平定漠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