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副部长带队的调查组完成了对项目部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少,但有真凭实据又必须上报处理的问题,还真的不多。
黄副部长的心情不错,刚开始时的信誓旦旦和铁面无私,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化作了和风细雨。审计报告出来后,反映出来的大多是管理上的事情。在交换意见中气氛就显得也很轻松。
黎建斌当然清楚这样的结果来之不易,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他心里最清楚,好在结局达到了预期目标,还有一点也算是一项收获,那就是通过这件事情,他和集团公司管干部的黄副部长有了正式接触,交情不敢说有,但起码算是搭上了线。他在冠冕堂皇的一番感谢之类的表达之后,很认真的对审计出的问题做了一些解释,在检讨自己应该加强管理力度的同时,很自然地渗透出在外部市场闯荡中的苦衷。说者真切,听者动容,好像这个世界有些越轨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
黄副部长也很郑重的表态,在表示可以理解的同时,不失时机的对项目部的工作进行了要求。
调查组的任务似乎已经完成,该打道回府了吧。黄副部长思忖再三,他决定再等两天,毕竟调查组进驻项目部,起因主要是梁思勇的失踪,调查结果显示梁思勇的失踪,基本上可以肯定与内部人员和经济问题无关,换句话说基本排除因为内部矛盾而引起的恶性案件。这是调查组的成绩,下一步就要证实梁思勇的失踪是什么意外事件,毕竟梁思勇是集团的管理人员,这么不明不白的失踪,在集团内部影响会很大。
在调查组把梁思勇失踪的原因,准备放在外部查找时,段昆带着几个随从,很不适宜的来到项目部。
黎建斌的直觉告诉他,段昆此时到来,肯定是来者不善。黎建斌立即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应对段昆的条件。
段昆下车后来到黎建斌的办公室,几个满脸凶相的保镖他没让下车。段昆不想摆谱,他主要还是防着陆平遥,虽然他们的关系有所缓解,但他也不得预防发生意外。还有一点,他都不好意思挑明,那些当权的人物都有个毛病,不憷头好人,可见了社会上的人,一个个出奇的温顺,他摆出这种阵势,多少也有些顺应潮流的嫌疑。
黎建斌见到段昆进来心里极不痛快,埋怨段昆不替他考虑。黎建斌是干什么的,什么样的人物没见过,他第一眼看到段昆,他证实了自己的想法。段昆是想借助项目部的特殊环境,逼迫他按照段昆设计的路子走。不然他们会给自己难堪,甚至会给他的仕途制造麻烦。
黄副部长正在跟黎建斌聊天,主题无非是梁思勇和乔伊失踪的去向和可能。他怎么也不会想到,黎建斌的办公室会有这么一个不速之客,当他的眼光和段昆相遇时,看到的不是贯见的恭顺的眼神,这是一种透着野兽凶残的目光。黄副部长心里不自禁一紧,他把目光闪开,脸色就有些不自然。他在项目部这些天,感受到了项目部的环境不容易,仅社会上的那些人就不好对付。他看了黎建斌一眼,见他眉头皱了一下,知道来人可能会带来麻烦。
段昆心里清楚,调查组还在项目部时,以他的身份来找黎总,会让黎建斌不舒服。作为国企里的中层领导,平时高高在上极不愿意被人打扰,尤其是他们这类社会上的人渣。然而,他贸然前来拜访,并非不懂礼数,或者考虑欠周。他这个时机来,也是有相应的目的的。他的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在道上能够闯荡出这般天地,在智力上肯定有过人之处。这个时候他与黎建斌谈条件,肯定存在很大风险,假如黎建斌在上级领导面在项目部时,一旦采取强硬态度,他还真的不好收场了。让他下决心采取这种激进方式,主要是告诉黎建斌,不要事态平息了,他就跟没事人似的。梁思勇不管什么原因失踪,事情还没有完,有些事情黎建斌还不能一脚把他踢开。
从他和黎建斌几次打交道来看,他清楚黎总是一个处事圆滑的人,而且“拖术”很高,给他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他绝对会用的很足。前段时间黎建斌有坎,自己即出面搪事又花钱进贡,事情终于过去了,黎建斌的承诺应该尽快兑现。当然,段昆相信黎建斌轻易不会违背他的诺言。
然而,黎建斌哪里会想到,他的胃口之大,让黎建斌很难接受。
这几天,段昆一直没有消停的时候,在基本解决了与陆平遥的冲突后,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银行贷款上。
他与陆平遥发生冲突,不管是帮着梁思勇摆平村民围攻,还是让人把送货为名,堵道路胁迫井队妥协的陆平遥的人赶走,都是为了自己的挣钱之路铺道。他之所以敢蹚陆平遥的这潭浑水,除了想借此压压陆平遥的风头,更主要的是转移投资“四类井”失利的风险。安8井几次修井后,仍然没有出油,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为了不让外界感觉他已经不行了,他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闯,甚至不惜搅乱现有市场秩序。
如果要想从困境走出,他只能继续铤而走险,从银行再次得到贷款,在安8井上再赌一次。可是,这是一笔数目可观的资金,银行方面不会轻易放水。现在他已对银行方面的相关问题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