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闻很激动,起笔龙蛇。>
无数的字符在他笔下跳跃,一连串符号不断的被书写下来。>
十几分钟后。>
他一脸的便秘的看着眼前的草稿纸。>
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
为啥呢?>
数学工具不行。>
推导维度用非欧几何,他有这完整的实验记录,其实是很好推导的。>
但问题是,他这相当于是用结果反推过程。>
准确的说,是用数学公式,来严谨的证明他得出的实验结果是对的。>
那么问题来了。>
你凭什么说,空间的弯曲是千层蛋糕。>
凭老子有实验数据,老子可以用虚空粒子的能级跃迁梯度变化来证明。>
用实验结果来证明,那根数学推导有一毛钱关系。>
当前科学界,有很多做实验能够证明结论正确,但用数据却无法推导的正确结果。>
别说物理学界了,就连数学界不也是这样。>
但最操蛋的是,你明明知道结果是正确的,但没有一个严谨的数学推导过程,你这就不是定理。>
你怎么办?>
没办法。>
“既然用几何无法解释,那就用粒子跃迁的梯度来推导。”>
安闻想了想,又转变了一个思路。>
刷刷刷……>
十几分钟过去了,他又停笔了。>
为啥?>
推倒不下去了。>
你拿什么证明,粒子的能量跃迁,是空间叠层膨胀后的能量释放?>
我拿实验证明啊。>
我发现了空间弯曲的层次,空间膨胀的时候,粒子能级跃迁了。>
那你凭什么证明空间是叠层。>
这特么的!>
算来算去,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证明不了空间有叠层,就无法证明粒子的能级跃迁是空间叠层膨胀后能量释放的结果。>
无法证明粒子能级跃迁是空间叠层能量释放的结果,就无法证明空间弯曲有叠层。>
“不生气,不生气,再换一种方法。”>
安闻想了想,他要证明空间弯曲有叠层,就必须证明粒子的能级跃迁跟空间有关系。>
而现在的科学理论,还无法证明粒子的能级跃迁跟空间有关系。>
一点联系都没有啊。>
这才是真正的难题,他连参考资料都找不到。>
“不对,有资料,不过没有任何理论。”>
粒子加速器就能够证明,但问题是目前没有定理公式之类的理论支撑啊。>
“那加入物质运动呢?那就麻烦了,还计算时间,还有能量,速度还有光速……=(ms/t^2)s=m(s/t)^2。”>
安闻一边嘀咕,一边写下一道公式。>
但这证明不了什么。>
“嗯……在普通的宇宙空间,我证明不了空间弯曲是叠层,那是引力不够强,加入时间t没有意义,但黑洞周围呢?”>
想到这里,安闻拿起笔开始写。>
“ds2=-c2dt2+dx2+dy2+dz2>
这个公式是时空中一个平行时空当中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直角坐标系。>
ds2=-c2dt2+dr2+r2dθ2+r2sin2θd2>
这是球坐标表示,那么球对称星体时空弯曲情况的公式就是……>
ds2=-(1-2/c2r)v2dt2+(1-2/c2)---﹣1dr2+r2dθ2+r2sin2θd2>
公式没有错,黑洞中的时间与空间逆转了?>
我算错了?>
没算错啊,-c2dt2是时间项,dx2+dy2+dz2和dr2+r2dθ2+r2sin2θd2是空间项。>
那么黑洞内的时空弯曲公式没问题啊。>
r=2/c2是黑洞内的奇点,那么黑洞视界外的r>2/c2,而2/c2就是一个小于1的数。>
明白了,这么一算的话,黑洞视界内的2/c2就是大于一的数,而-(1-2/c2r)因为前面的是负号,所以负负得正,我算的没问题。>
那么在黑洞内时空互换,r与t的坐标进行互换。>
通过高维时空去除外界的黑洞视界伪坐标,只保留黑洞奇点的无法消除的高维坐标,再去掉r=0这个时间终点没有变量的时间坐标,只剩下空间坐标。>
这样一来留下空间坐标内与伪视界坐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