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33章 当年事(2/3)

作者:庄不周
现在他可以放心了,赵云、张绣、毌丘兴出镇凉州,他这个安西大都督出陇关的日程也快了。孙尚香要负责汉中战事,短时间内不可能西进,他们之间拉开距离,重合的部分小少了,直接冲突的可能性也小了。他也许要听孙尚香的节制,却有相当的自主权。 甚至连节制的关系都不存在。 五大都督府本来就是直接由天子节制的。 杨修传达了另一份诏书:在孙尚香出征汉中期间,鲁肃坐镇关中,并做出西进的准备。一旦平定益州,鲁肃即出陇关,坐镇凉州。天子有一个初步计划,大致以五年为一个阶段,鲁肃逐步西进,在二十年内恢复对葱岭以东的全面控制。此后,由左都护孙尚香接棒,越过葱岭。 鲁肃今年三十三岁,孙尚香十七岁。二十年后,鲁肃五十三,差不多可以辞去大都督的职位,回朝任职。孙尚香三十七,正是经验和体力最好的时候,又积累了足够的威望,再加上陆逊的辅佐,完全担得起对外征伐的重任。 有了这道诏书,鲁肃可以彻底放心了。 趁着鲁肃心情好,孙尚香提出,请鲁肃以安西大都督的身份在巡视陇右,尤其是武都,做好秋后出征的准备。在预定的作战方案中,从武都进军汉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武都有大半还在蜀军控制之中。 鲁肃欣然从命。 凉州本来就是他的辖区,他义不容辞。 —— 会议结束,孙尚香招待了一顿饭,虽无山珍海味,却颇精致。份量不多,很适合荀彧、贾诩这样的中老年读书人。 至于正当壮年的鲁肃,估计回去还得补一餐。 吃完饭,鲁肃就和贾诩告辞了。杨修送荀彧,一路步行走到荀彧家。 荀彧住的是当年钟繇送的小院。除了琉璃有破损,换了几块之外,其他的都没变。地方不大,却很安逸。唐夫人也回来了,一身越布夏衣,正带着两个婢女用井水冲洗庭院,见杨修上门,连忙上前见礼。 杨修扬了扬手里的茶叶包。“劳烦夫人烧点水,今年的春茶,庐山云雾。” 唐夫人掩嘴而笑,接过茶叶,转身命婢女去烧水。 荀彧与杨修上了堂,来到书房。书房里的那张大案还在,案上整整齐齐的堆着几摞书,还有一些文卷。沿墙多了一排博古架,上面有一些书卷,更多的是一些砖瓦,洗得干干净净,没有半点尘土。 “这是什么?”杨修凑过去看了一眼。 “一些旧物。”荀彧淡淡地说道:“未央宫废址上捡来的。” 杨修拿起一块瓦当看了看,果然看到未央二字,不禁扬扬眉,哈哈一笑。“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作了土。睹物思人,是不是常有感伤?” 见杨修谈笑风生,不见半丝感怀,只有调侃之意,荀彧自失的一笑。 他与杨修同属兔,却正好差一转,十二岁。他出身颍川豪强,在汉朝做过官,还是天子亲近的重臣。杨修虽出身四世三公,却没有汉朝做过官,他从一开始就是吴国之臣。 两人对汉朝的感情自然不同。 “是啊,从这一点上看,陛下以身作则,厉行节约,是真的以史为鉴。” 杨修转头看着荀彧。“荀文若,你话里有话啊。难道陛下就这一点是以史为鉴?” 荀彧笑而不语,伸手示意杨修入座。两人隔着大案,杨修瞥了一眼旁边的文卷,用眼神询问荀彧。荀彧主动将文卷推到杨修面前。“正在请教你这个才子。如果能帮我润色一番,那就更好了。” 杨修展开文卷,一目十行,一会儿就读了几页,嘴角的笑意也越来越明显。 这是一份记载汉末的私史,从党锢之祸说起,开篇就是三君——陈蕃、窦武、刘淑的小传,一直写到吴国肇立,天子登基,诸多汉朝老臣与会,见证新朝的诞生。 杨修放下文卷,似笑非笑,却不置一辞。 “还能看吗?”荀彧不紧不慢地问道。 “不仅能看,而且好看。”杨修眼皮轻挑,笑出声来。“如果气死几个,就更好看了。” “气死?不至于吧?” 杨修没有说话。正好唐夫人带着侍女进来,奉上冲泡好的茶。杨修很惊讶,唐夫人这烧水的速度也太快了些。唐夫人解释说,荀彧有喝茶的习惯,而且性子比较急,一坐下就要喝,所以她养成了习惯,第一次只烧小半壶,很快就能烧开,让荀彧先喝上,再烧一大壶备用。 杨修赞了一声:“依我看,夫人比文若更当得起王佐二字。” 唐夫人俏目微闪,虽然眼角已经有了浅浅的鱼尾纹,眼神却依然灵动。看到案上的文卷,她会心而笑,顺手收了起来。“都是闲的。明明不是良史之才,偏要学人著史。好在主簿是至交,要不然传出去,不知道怎么被人笑话。” “夫人说是笑话,我倒真想起一个笑话,与赵祭酒有关的,不知文若听说过没有。” “赵邠卿?”荀彧也来了兴趣。 杨修点点头。“文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剑破苍穹录 重生之星空巨龟 快穿娇妻养成攻略 御魔史话 重生之奇异都市 巫医王座 帝先生的娇妻是大佬 从一气决开始肝进度 长歌当宋 大首长,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