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杉杉自此进入了骆千帆的圈子里。
随着交往的深入,骆千帆和蒙蕾他们都发现,高杉杉和赵凯还真的挺搭——两个人都是在虹城打拼的外地人,收入不错,有共同语言。
赵凯老实、专一、认真,有点小才华。
高杉杉踏实、本分,情商高。
当然,两人偶尔会争吵,偶尔会生气,甚至偶尔谁也不搭理谁,但感情在磨合中趋向稳定,像极了普通人的爱情。
骆千帆从他们身上偶尔看到上辈子自己的影子,偶有那么一刻,觉得那才是真实的生活。
半年以后,两个人关系升级,在外面租房同居了。
又过了半年,高杉杉从科技报辞职,赵凯从虹城晚报辞职,都去了一家半导体销售和研发企业——虹城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企业的宣传公关。
这是一家大企业。
上一世,骆千帆作为记者采访过虹科电子的老董事长詹明,一直对虹科的发展比较关注。
骆千帆记得,这家企业后来发展迅猛,核心业务从电子器件销售转型为集成电路研发,最后重点转向车载芯片研发,拓展了一片天地,最终成功上市。
他们本有机会靠国产车载芯片挣脱受制于人的命运,可惜的是错失两次机会。
第一次,他们计划从硅谷挖过来一支非常厉害的科学家团队,升级研发力量,但是,老董事长突然病倒,两个儿子闹分家,最终没能付诸实施。
此后,具有开拓精神的大儿子詹宏图与不务正业的弟弟詹宏志达成协议,给弟弟钱、给弟弟股份,但是不让他参与任何业务。
这样,詹宏图总算接过了父亲的事业。
但是,因为资金分流,投入不足,虹科电子沉寂了足足两年才慢慢缓过劲来。
第二次是多年以后,此时虹科电子已经成功上市,虹科的车载芯片已经在国内打响知名度。
眼看着他们的研发有望突破核心技术,比肩国际一流企业,但兄弟之间又爆发财产纠纷矛盾,闹出了舆论事件。
虹科股价一度暴跌。
雪上加霜的是,核心研发团队二十多人被另一家企业挖走,双重打击之下,虹城科技归于平淡,再也没有机会制造出国际顶尖的车载芯片。
当然,从高杉杉和赵凯的角度,跳槽的这步棋走的是对的。
比起报社未来江河日下、朝不保夕的焦虑日子,上市公司的待遇、工作环境都要好得多。
又过了半年,赵凯和高杉杉买了房子。
他们手里攒了一些钱,但是不够,差10万。
骆千帆知道以后,主动要借给赵凯10万,可是,赵凯没借那么多,只借了5万。
细问才知道,高杉杉从一个女同事那里借到了5万。
骆千帆问赵凯,说:“一事不烦二主,10万块钱而已,干嘛要找两个人借?”
赵凯给出的回答是让骆千帆特别无语。
赵凯说:“我的那个同事说了,‘女方的朋友不能丢了面子’!”
这是什么鬼逻辑?
骆千帆突然对赵凯和高杉杉的那个女同事特别感兴趣。
……
……
日月如梭。
时间转眼来到了2007年9月,左青竹已经上了大四。
近两年多来,骆千帆的各项事业继续火箭般蹿升。
沙漠之舟分别在帝都、深圳和成都各收购了一家广告公司,顺势建立了沙漠之舟帝都公司、深圳公司和成都公司。
公司上市的事情已基本就绪,只需再完善一些细节即可。
不出所料的话,沙漠之舟即将能成为国内广告类企业上市第一股。
骆千帆已经一跃成为业内的绝对大佬,甚至可以影响到产业的布局。
手里的闲钱实在花不完,骆千帆就在帝都、沪市、深圳、豫东、酒泉分别买了一套房。
上辈子在房子上吃了太多的苦,这辈子买房就是报复性发泄。
虽然格局不大,但就是想买房。
此外,骆千帆这两年又陆续买入一百多万股600519的股票,并且赶在2007年国庆节前全部果断卖出。
这一支股票让骆千帆获利超过一个亿。
骆千帆让蒙蕾的爸爸把他手里的股票全部卖掉。
蒙志强没有听骆千帆的话,只卖出了一半。
此后,股市就一路下跌,跌进了十八层地狱,蒙志强没舍得隔肉,手里的股票全部套牢,蒙志强后悔不已。
——与骆千帆合伙开餐厅的老周到澳门赌博,输了好几百万,又被小老婆骗了几百万,被迫把餐饮产业的股份卖给骆千帆应急。
骆千帆借机在自助餐领域迅速扩张发展,用《餐饮周刊》当开路先锋,慢慢地创了一个叫“绿洲”的自助餐饮连锁品牌,下一步也要走向全国。
骆千帆的打算是,三年之内也要上市。
已经在广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