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五十章 长安风云(二)琴师(1/2)

作者:紫苏落葵
李恪负手而立,道:“就是前年来此的琴师思南。”

老鸨一听,脸色就不太高兴,说:“看小郎君也是贵人,何苦与那等人往来”

李恪眸光平静,手一抬,一小片金叶子丢入老鸨手中。老鸨一看,立马一怔,她可没想到思南那个琴师居然比头牌姑娘还红了。

“还愣着作甚思南在何处”李恪蹙眉。

老鸨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小郎君请跟我来。”

说完,这老鸨立马提着裙子闪身让李恪进来。倚翠楼并不是平康坊里最红的艺人伎馆。论规模充其量算是中等,但楼阁已是富贵非凡。

不过,天色尚早,夜生活还没开始。倚翠楼里只有丫鬟婆子在轻手轻脚地走动。

老鸨带着李恪穿过前楼,又穿过一条狭长的夹道,来到倚翠楼后院。倚翠楼的后院是个小小的园林。栽种的树木品种不多。

李恪无心品看,只跟着那老鸨来到一座假山前。老鸨指了指假山上的一座封起来的亭台,道:“前几年有个姑娘吊死在这里,此处便没人来。思南自己就搬来了。”

“嗯。你去忙吧。”李恪摆摆手。

老鸨拿了金叶子很是欢喜,临走前又问:“那小郎君可要些酒菜我这倚翠楼的厨子可是前朝宫里出来的。”

“不必。”李恪摆摆手。

老鸨知趣地退走了。李恪在假山下站了片刻,才随着小路缓缓上去,扣响了门环。

“门没锁,进来。”门内人回答。

李恪轻轻推门而入,白衣散发的中年男子在软榻上打坐,旁边鱼嘴青铜香炉里袅绕着熏香烟雾。男子逆着光,一张脸便看得不很分明。

李恪回身关了门,瞧了瞧屋内的陈设。屋内一张案几,文房四宝。一把宝剑,一张古琴。一只古朴的水壶,几只与这个时空不符合的斗彩水杯,当真是简朴到了极致。

“我来了。”李恪整了整衣冠。

“你很久没来了。”床上的人结束打坐,缓缓站起身来。

“这三年,我在寻她。”他径直说。

“可有寻到”白衣散发的琴师长身而立,拿了薄薄的竹片轻轻拨弄香料,光影梦幻般的室内瞬间变幻莫测。

“嗯。”他缓缓地说,在一旁的客座的竹榻上坐下来,打量了四周,问,“看来你这日子过得其实挺好。”

“还好。”他转身过来,一张脸是倾城之姿。

李恪见过无数的俊朗男女,但这种倾城的风姿他这算是初次见到。此人虽到了中年,但若是在长安市上走一圈,或者又是另一段侧帽风流的传说。

“说实话,你的琴技一般,那老鸨看起来很势力,居然还给你这么个好地方。”李恪说。

男子轻笑,开了炉子,填入银丝炭,从水缸里打了水烧水。待一切做好,才说:“我这容貌据闻与我曾祖父有七分相似。感谢祖先给了这好皮囊,总是许多方便。”

“哈哈哈。”李恪大笑。

思南很平静地看了他一眼,叹息一声道:“要说与我曾祖父最像的,是你。”

“你又没有见过他。”李恪撇撇嘴。

“没人这么对你说过么”他反问。

李恪略一怔,忽然想起去年去瞧祖父,跟祖父饮酒。祖父感叹一句:“恪儿这容貌真好呀。瞧着你,与你外高祖父一般模样。”

“很像”他轻声问。

“是啊。”祖父很笃定地点头,说,“你外高祖父那真是天人之姿,又在军中,自有一种旁人无法企及的气质。”

“可惜,孙儿不能入军中。注定不能有外高祖父的气质。”李恪淡淡地说。

祖父李渊酒杯一停,神情便黯淡。经历过玄武门的丧子之痛,他早就看淡了一切,也明了李恪所言之意。

“是啊。不要去军中,没有冲突,就不碍人眼。”李渊不知在说李恪,还是在感叹自己。

李恪也不敢接话,便讲了蜀州见闻与他听。将一些茶叶带给他,李渊听到后来,颇为高兴,说:“待阿芝入长安安顿下来,你且带来我瞧瞧。听你说,这真是个有趣的孩子。”

“有人说过你像我曾祖父吧”思南笑着问。

李恪点点头,道:“我祖父说过。”

“我家里还有他的画像。”思南平静地说。

“你还有家”李恪诧异地问。当年,他还小,蓬头垢面的白衣男子,背着一把古琴,来到府上拜会,说是拜见唐国公二公子。

那会儿,李世民还在外打仗,根本不在家。长孙氏见了他,问所由来。邋遢的琴师说是投奔二公子的。那会儿,李建成处处在收拾李世民。

长孙氏不敢收来历不明的人,把他赶走。

李恪当时已是死了一回。这人在上辈子根本不曾出现,这会儿出现难道真的意味着有什么变数么这是不是说明,为何自己没有寻着江承紫,也没有寻到寄养弘农的张嘉。

于是,他叫住了这邋遢的琴师,问:“你是何人”

落魄的琴师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