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更)
此刻,两个孩子正满怀期待地看着他。
长孙无忌忽然觉得脑袋嗡嗡嗡的,他能说他是看了老三的信,一时心血来潮想来仔细看看这两个孩子吗?说了他们信吗?
舅舅?李恪看长孙无忌竟然在发呆,不由得喊了一声。
长孙无忌抬头看他,应了一声:嗯。
你是否有什么难处?李恪问。说实话,他一直在琢磨长孙无忌到来的原因,一直没揣测清楚。而今,居然在这位叱咤风云的朝廷重臣面上看到了发呆的神情,他觉得很是诧异。
没有。长孙无忌摇摇头。
那,舅舅来此,到底有什么事?李恪有些为难。
不会心血来潮,想来蜀王府窥探我们的虚实吧?江承紫嗑着瓜子凑热闹。
长孙无忌听闻这问话,扫了她一眼,看到这女娃脸上全是纯真与好奇,他没好气地反问:你见过有这样来探虚实的吗?
没见过。江承紫很认真地摇头紧接着又说,没见过,不代表不可行啊。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舅舅熟读兵书,肯定懂得欲擒故纵呀,围魏救赵,声东击西什么的,活学活用也说不定。
胡扯。长孙无忌板了一张脸,直接斥责,但内心里却暗暗觉得这女娃说的挺有道理的,虽然他不太想承认。
舅舅,你别说,兵法不都是相通的么?可以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啊。江承紫说完,继续嗑瓜子。
长孙无忌心里承认,但面上就是不想承认,于是沉了脸,不看这女娃,也不回答。
李恪看气氛尴尬,立马就为自己的媳妇解围,温柔地说:阿芝,你莫要插嘴了,舅舅不是那种人。
哦,舅舅当然不是那种人。我方才是胡诌的,为了着一旁生闷气。
江承紫看他这模样,暗自觉得好笑,言语上却是不肯输分毫,只朗声说:看来舅舅不待见我,我还是老实嗑瓜子吧。
她说着,果真就回到座位上继续喝茶嗑瓜子去了。
实际上,她对长孙无忌的心事从方才的字里行间窥伺了一二。不过,即便对长孙无忌的心事窥伺了一二,她还是不敢去相信他。毕竟,这人是长孙无忌,是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打下一片江山的长孙无忌。玄武门之变,长孙无忌也是主要策划者之一。
无论他现在看起来多么人畜无害,多么和蔼可亲跟亲舅舅似的,她也不会忘记他是一只猛虎。在历史上,他长孙一族曾利用高阳公主谋反案干掉了李恪。
因此,江承紫对这老狐狸的防备从来就没有一丝一毫放下过。她方才利用女娃这种身份,天真懵懂地说了许多话来刺激他,试探他,想要窥伺更多的东西。
可长孙无忌虽有所动摇,但说话做事还是很谨慎,直到现在也没有说出些什么实质的东西来。江承紫也觉得不能急于一时,反正长孙无忌有所动摇,今日怀着心事来这里一趟,他的事没解决,来日总会再来的。一切只需谨慎小心即可。
因此,江承紫不再说话,而是嗑着瓜子,看着窗外的风景。
长孙无忌看那女娃真去嗑瓜子了,还百无聊赖看着窗外的风景,连自己都不知自己内心是什么感受,总是很是不舒坦。
舅舅,你说呀,到底是怎么了?李恪颇有耐心地在他身边蹲下来,很关切地问。
长孙无忌看着李恪,很想愤怒骂一句:我都没想好怎么说,你让我说什么?你们这俩兔崽子非得这么咄咄逼人吗?不过,他觉得自己毕竟是长辈,又是朝中重臣,得忍住,顾及点形象。于是,他只是扫了李恪一眼,没好气地回答:没事。
没错,他昨晚心情不佳,看了老三的信,有点旁的心思。方才下了早朝,来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周末的计划,他确实是有点心血来潮。原本,他想着不过就是过来谈谈话,换个角度看看这两孩子的情况,然后就返回去。如果这两个孩子果真如老三说的很是不错,他改天再与他们谈一谈,到时候再具体说些别的。总之,他已下定决心要去冗存简,精简整个长孙氏,走别的路来壮大长孙一族。
可梦想是美好的,现实真是残酷啊。谁晓得这两位根本就不是能好好谈话的主。
原本,他长孙无忌跟人谈话,无论自己话多话少,他都是掌控话语权与谈话走向的那个人。可今日,跟这两个孩子谈话,话语权与话语风格走向,全在这两孩子手里,弄得他是相当被动。
他不止一次想吐槽:老三说得还真没错啊,这两位都不是寻常人。可跟他想的真太不一样了。放眼大唐,怕都找不出第三个来,让人窝一肚子火,却偏生还讨厌不起来。
哎呀,舅舅啊,你别逗了好吗?你来我府邸坐坐,就是很反常了。李恪拍拍额头,大声惊叹。
长孙无忌抬手敲在他额头上,朗声反问:作为你的舅舅,我就不能来你府上坐坐?
能。李恪立马回答,随后又补充,但肯定有旁的事。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