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部 筑草之城 第122章 初见(1/2)

作者:木瓜三闲
第122章 初见

“这就是个油腻大叔嘛”第一次亲眼看到史上著名的纨绔皇帝赵佶后,安宁给出的评价很一般。甚至还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

赵佶身材稍嫌发福,眼泡略大,这都是岁月沉淀以及不知节制的生活方式所赐。但是赵佶真心不是那种穷凶极恶,或者刻薄寡恩的人。

赵佶就是后世你家社区里忽然住进了这样一个人,然后你们整个社区的风气都会被他感染、改变的那种人。他有足够的感染力,和洞察力。而且他待人和善,懂得人文关怀。

他会一直面带微笑听着你的各种高谈阔论,偶尔还要附和你几句,让你更加如浴春风。你若有不同意见时,他也会尊重你的意见。只是下次的讨论,他就不再邀请你过来。

赵佶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而又处事彬彬有礼的人,说他是几好几好的男人,绝非夸大其词。然而大宋要的,却不是这样的才华横溢或者彬彬有礼。

所以,赵佶是个很好的偶像人物,但是绝对不适合当皇帝。赵佶太聪敏了,手腕太厉害,以致他的臣下都要仰视他,不敢在他面前坚持己见。

因为面对一个明察秋毫、智慧深邃的皇帝,这些臣子的内心里,就先已经不自信起来。不说朝堂上一般的臣子,便是蔡京这样的绝世人物,也被赵佶握在掌心一辈子。

为官数十年,四上四下的宰相啊蔡京在赵佶面前,却活的一点尊严都没有。比起稍后南宋宰相秦桧的权势来,如今的宰相蔡京,他连撞豆腐求死的心思都要有。

后世宋史记载秦桧去世后,皇帝赵构干了什么事情“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终于可以将藏在靴子里的匕首丢掉了由此可见赵构对秦桧警惕到什么程度。

然而治理国家,却不能靠一个人的聪明去散漫地做着。是人就要有失察之处,哪怕你做对了九十九件事又如何等你做错一件事时,一切就不可挽回了。

项羽就要自刎乌江,赵佶也要播迁北寒之地,后世的崇祯只好把自己挂在歪脖树上。因为你太聪明,所以在你身边的,都是唯唯诺诺之辈,他们已经没有勇气去阻止你了。

赵佶看安宁,却是一个英姿勃发的好儿郎。果然是狄汉臣那样的人样子赵佶暗赞一声。

要说数年前的中秋夜宴上,他们应该匆匆见过。但是那时候,赵佶的心思全在金使身上,并未用心打量一个小道士。至于安宁这个人,也只知道他是女儿柔福帝姬的师兄而已。

离开汴京的安宁,就开始放肆启动他的开挂人生了。他暗算了大相国寺,招降了宋江,斩杀了俞道安,挤兑了钱伯言,夺了金州之地。

现在又开始办特区,兴武备,开福记,刚刚又修理朱勔嗯嗯,在赵佶心中,早已认定这次事件的幕后人物,一定与这个安某人脱不了干系

只是,人家也未必尽是恶意,还是本着大宋社稷的安危而来。

朱勔的一些做法,也的确招人厌恶。赵佶又不是“何不吃肉糜”的晋惠帝他只是难以约束自己的贪欲、审美欲而已。

安宁长得帅气,英姿勃发,而且小师叔还教过他的隐形功夫,任谁第一眼看到他,都会生出愉悦、熟识的感觉。

那啥如浴春风的人样子,就是赵佶贴在安兆铭身上的标签。

其实就本质而言,安宁和赵佶存在许多共通之处,都是孤芳自赏,都是轻佻多姿,都是智慧过人,都视天下英雄如粪土,都喜欢绝世的美女。

但是做法上,他二人的来历不同,处事的手段就大相径庭。赵佶本来无望染指帝位的他只是在他的皇帝哥哥突然故世后,匆匆推出的“代用品”。

赵佶硬是靠着自己的聪明和手段,降服了满朝的文武,坐稳了江山。他对自己的手段,有着谜一般的自信。他以为天下英雄,都要在他的嘴皮子底下俯首称臣。

人家金主完颜阿骨打不乐意,他就要用各种不爽的小动作递过去,可劲地恶心人家。赵佶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其实是在和一只正在雄起的老虎玩着躲猫猫的游戏。

作死,就是赵佶这个皇帝的真实写照,哪怕他再如何聪慧也没用。因为他高高在上,大宋的民情已经无法直接传递给他。赵佶知道的事情,其实早已扭曲变形,不再真实。

无论赵佶如何聪明智慧,想要在一个接一个的错误信息基础上做出他认为正确的选择那都是白瞎了,他只能收获更多的错误和抱怨。

而这些抱怨,却要全落在他赵佶的身上。因为赵佶是帝王,讲究圣心独运。

安宁来自后世的灵魂却告诉自己,他不是万能的。哪怕他在这世间几乎是万能的表现,安宁也情愿束缚自己的手脚,努力让这世间自去裁决一切。

不说他对陈颙、洪七、李师师的放权,就连他冒着巨大的风险,努力争取来的海州、金州特区,他都转手一股脑地交给民间选举自治,而他自己绝不轻易去掺和。

如果这些自治的地方议会觉得他的决策有问题,不符合他们的利益,那就尽情否决好了。哪怕很多时候会走一些弯路,安宁也能忍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爹地,从了我妈咪吧 开局拜师重生者,我的师尊是仙王 人生模拟器,重生修真界 系统崩溃中 重生80之极品老板娘 余生不必相见 混在王府后院的日子 美人如玉:总裁老公勾妻上瘾 超级任务系统 地府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