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部 筑草之城 第131章 唱名(1/2)

作者:木瓜三闲
第131章 唱名

对于安宁来说,考完会试,他的目标就已经实现了。因为大宋的殿试只涉及进士第排名,而不用担心再被刷下去。也就是说,过了会试这一关,他就是大宋朝廷的士大夫了。

此后他便为朝廷的一部分,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事实上,大宋的士大夫多如牛毛,并非每个人都能影响朝廷走向。大多数的人,还是会在某个无关紧要的岗位上蹉跎一生。

但是安宁却不是这样的人,有了这个士大夫的身份,安宁的人生注定要一飞冲天。所以对于殿试的成绩排名,安宁就毫不在乎。

他要写那篇策论,更大的原因是希望朝廷也能行动起来。面对黑暗无边的未来,安宁不想自己孤军奋战。他希望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分担他的压力。

所以,画完小蝌蚪的安宁就回到福记,等候唱名、放榜时间。他和宋应辰相对而坐,几杯对饮后,他的心绪早已飘去了河北、占婆。神情上就显得很落寞,甚至还有点心不在焉。

老实说,安宁前世只是一工狗而已,甚至他的专业工狗素养,还远不如他的师弟洪七。所以尽管有宋应辰的不断点提,安宁依然难免忽略这个时代的某些科举细节。

此前虽然牛掰哄哄地喊着要参加科举考试,但是一来身边事情委实太多、太杂乱。二来,对于考试啥的,他的前世做法就很佛系,就是不太上心的意思。

若不是人家赵楷看出苗头不对,急急帮他寻来宋应辰这样的吉祥宝宝。再加上赵佶一根筋地想要寒酸那些饱学的儒门子弟估计安宁的这次科举,考砸的概率非常之大。

刚看到安宁复写出来的殿试策论时,宋应辰的反应始料未及,然后他甚至还要有些恼怒。这是殿试呐,你总要洋洋洒洒几千华丽文辞堆砌一下吧

又不是写不出来安宁此前流落坊间的几首辞赋,句句精彩,宋应辰几乎倒背如流。

这就是说,他安兆铭就是故意的。做事务实到这种程度,实在令人发指可是,安公子你现在是参加科举,不是做家庭作业,这种舍弃过程的做法会惹考官们生议的。

然而几杯小酒下肚,再看看安宁的心不在焉,宋应辰的心中也是索然寡味。

官家这些科举取士题目,不取儒家经典,专向利益问道。难怪官家的身边,一群的奸邪之辈林立,都特喵的有才无德啊

然而他宋某人只是个闲差人物,离操心国事,距离远着呢。那就且醉今朝吧过几日就该离开汴京去海州了,那时候再想要如今的清闲,简直痴心妄想。

宋应辰的酒量不大,他平时也很少有机会喝到上等的美酒。如今日日怼上海州特产“桃花酿”爽是很爽了,只是他宋某人,也早已熏熏然不知东南西比。

赵佶和他的礼部官员们却没法有安宁和宋应辰的那般雅兴。进士第的排名,可并非只有安兆铭、沈晦、周执羔、朱倬四人的一甲之争。实际上,这一科的进士高达八百多人。

赵佶能够用心看的策论卷子,也不过是礼部官员推荐上来的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的文章而已。至于三甲同进士出身,就不是他能仔细照顾,大略看看没有太大差池便是。

甚至为了尽快将殿试名次排出来,殿试结束后,自赵佶以下便要开始匆匆阅卷,一直用了两天才算看完。曾让赵佶纠结的状元人选如今已无悬念。

倒是一甲的榜眼、探花,二甲之首传胪人选的排定,却又再起争端。周执羔的学问其实更得赵佶喜欢,但是沈晦的年龄却占了老大优势,足足比周执羔大了十岁。

年龄大,就表示稳重啊。所以,榜眼便是沈晦了但是原本是要把探花给朱倬的。现在看看,朱倬倒是比周执羔也大了七岁。因此,探花给更年轻些的周执羔比较合适。

不过这样一来,就有新的麻烦跳出。单纯对比沈晦和朱倬的学问一道。沈晦的策论胜在文笔雄壮,算术优异。但是朱倬却更加稳健宽和,隐隐有重臣气度。

他二人年龄倒是相仿,谁做榜眼都是名至实归。理智地说,赵佶更看好朱倬这个人的前途。不过若再考虑其他不说太子的面子问题,这个朱倬却要去海州的。

那就用不上太好的名次所以赵佶最后还是取了沈晦一甲榜眼,朱倬二甲首案传胪。

至于状元,却不再费心,因为他的旁边早就放了一张试卷,卷首御笔朱批着“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卷尾题名:安兆铭

第三天便是唱名、放榜、传胪日子,八百多考生再度来到东华门外,纷纷交头接耳,议论不休。大家其实都很放松,因为无论如何,咱们都是功名在身,马上就能做官去了。

殿试的排名对前四名进士的影响不小,但是对其他人,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烦恼。大宋每次科举取士数百,但是最后青史留名的,不过十数人而已,与殿试成绩干系不大。

安宁宿酒未醒,还在斜斜依靠在魏发的肩上。“咱们可说好了,如今给你靠一靠,俺只收你一百文钱。你若中了状元,却要付俺三百文呢。”魏发打趣安宁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霸道首席好嚣张 农奴翻身当地主 白月光男二他又跟表妹跑啦 仙扬九天 光影新娘:陆少,放肆宠 全能家教 扑倒高冷男神:鲜妻19岁 假面校草猎爱计 女神的风流保镖 与奇怪技能点少女的恋爱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