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60章 谢文武和乔三宝(1/2)

作者:梁帮主
少女所在的这个房间,是土匪们居住的房间,里面的气味非常难闻,又脏又乱,也没有床铺,只有地铺,好歹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少女请驴二在桌边坐下,她坐在驴二的对面,脸色平静又隐含着巨大的悲愤,缓缓向驴二讲述她的遭遇。

少女名叫谢玉莹,父亲名叫谢文武,是烟台市荣成县的一个商人,在荣成县是数得着的富豪。

谢玉莹自幼绵衣玉食,家境优越,在她幼年的时候,父亲就请了私垫老师教她读书识字,等到了上学的年龄,她一边在学校读书,同时家中仍然有老师补课。

谢玉莹十六岁这一年,如同一朵绽放的花朵,绽放着最美丽最青春的光彩,可是,残酷的命运,也在此时悄悄降临到她的身上。

这一年,谢玉莹十六岁,正准备入读高中,可是,还没等她上高中,抗日战争就爆发了。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即将从海上登陆胶东、从而侵占整个山东、国民政府不战而退的消息接连传来,谢文武慌了。

谢文武能成为荣成县有数的富商,一方面当然是自己有经商才能,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与县市政府的关系走得近,官商结合,他甚至还在县政府挂了一个虚职,一旦荣成县城沦陷,谢文武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投靠日伪当汉奸,一条是财产被日伪侵占,倾家荡产。

谢文武既不想当汉奸,又不想多年的积蓄被日伪侵占,那么,他还有一条路,那就是携带财产,逃向内陆,远离战区。

谢文武经商多年,精于算计,他知道,国民省政府既然撤退了,胶东肯定是守不住了,省政府撤退,国军的主力部队跟着撤退,一些不愿撤退的国军,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留在战区打游击战,一个是投降日军,无论怎么样,胶东都保不住了,他不想当汉奸,又不想财产被日伪侵占,只有携带财产,离开战区,向内陆撤退。

本来,谢文武是准备和县政府一起撤退的,他在县政府有关系,县政府撤退的时候,有国军的士兵保护着,他一家人跟着县政府一起撤退,生命有保障,大家伙一起也有个照应。

可是,谢文武的家产太多,而且很多是不动产,多数是宅院和商铺,现金并不多,就算银行中有些现金,但在县政府撤退的时候,把银行中的现金一起充公带走了,兵荒马乱的年代,谁敢去跟县政府和银行算这一笔帐?

谢文武为了家人撤退到后方,生活仍然有保障,只能多弄些现金,把资产变现卖掉。

可是,兵荒马乱,整个荣成都乱成一团,很多有钱人都和谢文武的想法一样,现卖之后携款逃离,所以,宅院和工厂都不值钱了,也没人愿意购买,免得购买之后,仍然会被日军侵占。

就因为要留下来变卖资产,谢文武错过了和县政府一起撤离荣成的机会。

谢文武本想自己留下来,让太太和女儿跟着县政府一起撤走,但夫人不舍得离开丈夫,女儿不舍得离开父亲,她们坚持要留下来和谢文武一起走,谢文武无奈,只能多次调低价格,尽快把资产变现。

又过了数日,经过多次疲于奔命的谈判,甚至是哀求,谢文武好歹变卖了一部分资产,筹到了一万多大洋和价格上万的金银玉器。

虽然还有大部分的资产没有变现,但谢文武不能再等了,因为这时候,日军已经登陆胶东了,他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会被战火困在荣成县。

此时,县政府已经走了,很多有钱人也结伙离开了。

谢文武发愁了,他知道,带着这些财产,只怕还没走出胶东,就被土匪抢了,连性命都难保住。

他想把一些家丁组织起来,保护他的财产一起离开,但那些家丁都是穷人,没有什么财产,不怕被日军侵占,他们想留下来陪同家人,没人愿意跟着谢文武向内陆逃难。

谢文武一愁莫展,现在有钱了,却找不到人保护他的家人和财产。

就在这时,谢文武的表侄乔三宝来了。

乔三宝是谢文武的一个远房表侄,乔三宝的母亲,是谢文武的表姐的表姐,本来是武的表姐找上门来,说她的表侄乔三宝父母双亡了,她请求谢文武,给乔三宝安排个差事,在他手下当差。

谢文武一来是看在表姐的面子上,二来可怜乔三宝年轻轻就父母双亡,三来是看乔三宝长得机灵,就把乔三宝留下来,在家中做杂工。

但很快,谢文武就发现乔三宝不对劲了。

乔三宝出生在荣城下面的一个镇子上,他母亲虽然是个安份的农村妇女,但父亲却是个烂赌鬼,乔三宝和他父亲一样,自小就喜欢游手好闲,喝酒赌牌找娘们。

在乔三宝十武,到谢家当家丁比较靠谱,毕竟谢家是荣成县有数的富豪,名声颇正,说媒的时候,说乔三宝在谢家当佣人,有一定的信誉保证,容易成事。

就这样,乔三宝的表姨,就去求自己的表弟谢文武,把乔三宝介绍过来。

乔三宝长得不错,透着一股机灵劲,也擅长伪装,他刚进谢家的时候,也的确安份守己了一阵子,谢文武还是比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