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章小方和大绅的变化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聪明人。
有些才智高绝之辈,甚至能聪明得让人觉着头皮发麻。
那是一种让人觉着那差距简直大道令人绝望的感觉。
而身为这种‘聪明人’,会有一种不自觉的倨傲。
或者说,会有一种难得的孤独。
那是一种‘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更是一种‘孑孓独行’的孤苦。
那种始终找不到一个人能跟自己站在同一高度思考、讨论的痛苦和孤寂,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放大一个人心中的倨傲。
这种感觉,解缙、方孝儒,都有过。
尤其是解缙,以前的他,从小就是神童,经史子集、琴棋书画,对于他来说仿佛都是‘普普通通’!
别人需要好些年才能入门的东西,于他而言,随便弄弄就能超过别人。
围绕他的,全是各种各样的夸赞。
同龄人?
别说同龄人了,就是一般的读书人在他眼中,那都跟朽木没啥区别。
所以,看似他放浪形骸、留恋勾栏,可实际上,他是真的孤独。
在青楼,他只用在乎美色、酒水,聊的也都是风花雪月,所以,他快乐!
哪怕这种快乐只是短暂的,那也好过跟普通人在一起虚情假意的各种折腾。
解缙就是这么过来的。
直到他认识了方孝儒和胡大老爷。
对于胡大老爷,那更多的是尊敬和敬畏。
毕竟,解缙是头一回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还有人能把他跟个小孩儿一般的逗弄。
但胡大老爷跟他年龄、身份相差太远,他认栽就认栽了,也无所谓。
可方孝儒不一样。
小方那可是解缙第一眼就发现了的‘好基友’啊!
虽然他俩一个明骚一个暗贱看似行为举止南辕北辙,可实际上,可都是骚浪贱那一挂的。
只不过表现在外边不一样而已。
最关键的是,哪怕二人性情不同,可当时的他们,在学问上,几乎是差不多的。
在其他人面前,那是谁也打不过,主打一个傲视群雄。
而在胡大老爷面前,那也是谁也打不过,主打一个公平公等。
所以说他俩难兄难弟也好、狼狈为奸也罢,反正对于方孝儒,解缙可是颇有好感,那是真拿他当挚友看的。
甚至很多时候,解缙都觉着,自己这辈子能有这么一个好基友,足以!
可慢慢的,随着二人逐渐年长,然后进入复杂的官场,二人之间对于一些事儿的看法,发生了些许不同。
虽然,他们都可以被称作江南士子。
但实际上,他们背后的宗族、师门,那差别可太大了。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让他们有时候身不由己的同时,却又深受影响。
尤其是到了现如今,解缙因为家里支持,所以哪怕心思多更跳脱,他也老老实实的来华夏国跟着胡大老爷一起厮混了。
而方孝儒呢,则是继续在他老师宋濂的建议下,老老实实的在衙门里打转,甚至朱标上位之后,还还‘如愿’去了御史台,成为了一位传统的‘清流’!
这多少就跟解缙有些不一样了啊。
因为,身为朱元璋的秘书,还是在华夏国这个胡大老爷打造的藩国内,可没有什么清流不清流的。
胡大老爷自己想要躺平,那自然就得让下边人没人能躺平。
不然的话,你们躺平了,那活儿不就得老爷我自己干了?
所以,解缙开始大量的接触实务,并且开始密集的被动了解华夏国的各项规定。
然后他就被胡大老爷还有朱元璋给圈粉了。
因为这俩位,联起手来那是真的利害。
胡大老爷眼光独到,仗着两辈子加起来的眼光和对于这个时代官场、官员的了解,制定的制度那叫一个刁钻、难受,给出的福利,那叫一个丰富、到位!
可以说,胡大老爷的各项制度,几乎就是戳在人肺管子上。
然后呢,碰上了一个执行力都不是拉满而是拉爆了的首相。
关键这老登首相不仅工作热情高涨,同样威望、手段样样不缺啊。
方向都划定好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冲就是了!
然后他们这帮子‘秘书’,被挟裹着便冲出去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解缙稀里糊涂的发现,原来自己从小到大得意的那点所谓‘聪明’‘优秀’,在这里真的卜算什么。
别说大明了,就是华夏国,也到处都是比自己强的。
尤其是官吏考试的时候,解缙事后看着那些考题,冷汗噌一下就冒出来了。
他居然考不过那些吏员?
没错,他试了试,单就笔试而言,规定时间内,他得分还没那些个吏员高呢。
因为有太多东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