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豪威尔之后,那不是沦为配角?毫无意义。”
尽管华军仅有3万军队和一个超级航母战斗群,但大家心气高昂,绝不甘心为盟军充当陪衬。
“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朱相贵替王镇开口询问。
孙国安与赵天义对视一眼,随后齐齐摇头。
“艾森豪威尔为此次登陆作战已筹备了一年有余,而我们只是一支远征军,难以与之相提并论。”
这话虽令人不快,却是无可辩驳的现实。
即便王镇和朱相贵已迫使意国半岛上的纳粹军队投降,艾森豪威尔最终也未选择从马赛方向发起大规模登陆,而是选择了跨越英吉利海峡。
除了情感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距离问题。
跨越英吉利海峡直接攻击大陆,距离更近,物资调运、海空部队集结以及登陆后的补给输送都更加便捷。
马赛虽条件优越,但盟军显然有更好的选择。
“这么说来,只能去翻越阿尔卑斯山脉了。”
吴少成挠了挠嘴角,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众人的目光齐齐汇聚在朱相贵的脸上,等待他的回应。
朱相贵微微一笑,向吴福胜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吴福胜会意,起身走向沙盘,接过朱相贵递过来的指挥棒,神情凝重地说道:
“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攻击纳粹最核心的区域,这个选择看似可行,实则同样困难重重。”
“阿尔卑斯山脉自古以来就是一道天堑,横亘南北,易守难攻。”
“大家请看沙盘。”
“我们不可能真的去翻越整座阿尔卑斯山脉,要想通过山脉进入奥地利,只能选择布伦纳山口和圣哥达山口这两个通道。”
沙盘上,绵延的阿尔卑斯山脉中间有两个小小的山口,显得格外醒目。
“圣哥达山口多为古道,地势险峻,我们的重型装备很难从这里通过。”
“如此一来,布伦纳山口就成了我们唯一的选择。这个山口有成熟的铁路和公路,是大军穿越阿尔卑斯山脉的最佳通道,只有这个山口才能容纳我们的重型装备。”
小胡子和他手下的将军们早已意识到阿尔卑斯山脉对于帝国核心区域的重要性,因此在几年前就开始在各个主要山口位置修建防御工事,意图将这道天堑打造成铜墙铁壁。
“尤其是在我们登陆意国,超级航空母舰也出现在地中海上之后,小胡子的统帅部更是紧急出台了一个名为‘阿尔卑斯山要塞’的计划。”
“在对外的宣传中,这个要塞被称为‘帝国最后的堡垒’。统帅部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修建要塞要做到固若金汤,确保南方的军队无法越过阿尔卑斯山,攻击到帝国的核心区域。”
“阿尔卑斯山要塞计划下发之后,纳粹统帅部不仅集结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各个山口修建永久和半永久性的防御工事,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向山口位置增兵,意图将这道防线打造成坚不可摧的屏障。”
众人全都聚集到了沙盘边,目光随着吴福胜的指挥棒移动,神情逐渐凝重。
“目前负责‘最后堡垒’防御任务的是纳粹的集团军群,这个集团军群的总司令是阿尔贝特·凯瑟林空军元帅。”
“集团军群原本下辖两个集团军,即第10集团军和第14集团军。第10集团军在飞艇霍夫大将的指挥下向我军投降之后,集团军群一时间只剩下了一个第14集团军和一些地方的治安部队。正因为兵力空缺,凯瑟林元帅才命令部队放弃了意国北部地区,全部退守到阿尔卑斯山,依托山脉的天然屏障进行防御。”
“凯瑟林清楚我们只有东西两个选择,并且极大概率会奔着他的集团军群去,因为我们与艾森豪威尔一直都是竞争关系。”
“因此,他借着统帅部执行‘最后堡垒’计划的机会,不断请求增加兵力,真正将计划进行到底。”
“最开始的时候,第14集团军只有三个师:第五山地师、第四十四帝国掷弹兵师和第710步兵师。”
“但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凯瑟林元帅得到了党卫军第十四军,加上四个师的增援。”
“他手上的兵力一下子就富裕起来,甚至达到了集团军群鼎盛时期的规模,可谓是兵强马壮。”
众人脸上的神情逐渐变得严肃,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这场战斗的艰难。
吴福胜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接着指点沙盘说道:
“除了部署在布伦纳山口的这些部队以外,在后方奥地利境内,还有至少5个师的预备队。
这5个师虽然是二线部队,战斗力比不上直接驻守的部队,但一旦山口的战斗打响,这5个师可以在两天的时间内迅速抵达战场并投入战斗。”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极有可能要以3万兵力与对手的30万兵力作战,敌众我寡,形势极为不利。”
“如果放在平原地区,凭借我军强大的火力和先进的战术,3万对30万也并非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