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苏靖雅是在我十岁的那年,当年她才是个五岁的小丫头片子,当然我也只是一个毛头小子。
当年父亲带着全家到皇城出任廷卫长一职,因为跟苏靖雅的父亲曾是患难之交,所以一到京城我们便到他家暂住了三个月。
我一到苏家便被靖雅视作兄长,天天跟在我屁股后面跑,一个娇滴滴的丫头跟在我身后,跑又跑得慢,烦不甚烦,而两家的大人却带着颇有深意的眼神看着我们,时不时脸上还挂着默契的笑容,这令我不得而解。
后来父亲索性将家安在苏家旁边,两家大人天天串门,还经趁我和靖雅开玩笑,说什么我现在这么后,就定下娃娃亲好了,我从一开始的懵懂到愤怒到羞涩经历了整整五年的时间。靖雅这个傻丫头当然什么都不懂,还天天傻呼呼地“萧哥哥”地喊着,恬躁不已。
五年后,父亲任命为将军镇守边关,我们全家又跟着父亲到了边关小镇 镇的将军府虽然宽敞,却少了苏靖雅这个总是跟进跟出的丫头,顿时觉得少了太安静,每天走路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想往后看,每次总是后知后觉地想起,她远在京城,我在边关,天南地北,相隔万里。
这些年因为北方北夏国的壮大,北夏国的荣王赫连齐骁勇善战,父亲守关并不轻松,赫连齐似乎也并不是真的想攻进关,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些试探性的小仗,虽然赫连齐用兵诡异,却经常败父亲手上。
边关经耻着北夏国的侵扰,百姓难以安居乐业,父亲向先皇进言,消朝廷能派兵共同御敌,将胡人赶出千里之外,每次的奏折或信件总是石沉大海,无任何回音。
在我二十岁那年,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父亲突然被诬陷为叛国者,家里搜出北夏国君赫连楚的信件多达二十多封,且还有一封跟父亲笔蓟幕样的回信,内容是答应在合适的时机打开边关,放北夏国军队入关。
父亲一生对国家对先皇忠心耿耿,却没想到会遭受奸人所害。本来我们是要全家问斩的,只因王丞相和舅舅何固的极力担保,才将我们母子三人救下,我知道这是靖雅父亲出的力,在关键时刻彼我们母子三人。
父亲去世,我们顿时没了家,又寄宿在靖雅家里,此时她已经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了,见到我还会害羞低头,她温柔如水,恬静可爱,嘴角常常带着恬淡的笑容,不再天天跟在我的屁股后面跑了。
她努力上进,居然女扮男装跟着她父亲学经商之道,她说家里没男孩,她是老大,理应为父承担,她消能多帮一点↓的一片孝心感动了我,我心情不好时会找她聊天,她带着我去皇城各个角落,我给她说边关的各种见闻。
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便是秋山,一到秋天,那里满山都是红红的枫叶,映得天空都要发红了,靖雅很喜欢这漫山的红,总会收集好几片好看的叶子带回家,说是当书签用↓绣工很好,喜欢将这景色绣下来,于是我要求她要将它做成枕头套送给我,我要天天枕着枫叶入眠,就像是她陪在我身边似的,她娇羞地剜我一眼,嘴角含着笑,轻轻点头。
先皇去世,新君即位,德仁皇帝登基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封我为都尉,负责京畿安全崩,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于是我进宫面圣△为一个罪臣之子,是不可能得到任何职位的,皇上这么做是何用意?
皇上竟然回答我,他其实早就知道我父亲是被人陷害,父亲在宫中当差时,跟皇上有过几面之缘,在父亲的谈吐中,他相信父亲是不会叛国的≮是我请求皇上为父亲平反,只要他能为父亲平反,我杨萧为他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皇上并没有马上答应我,说先皇刚过世,若此时提起这事,无疑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驳了先皇,他要我等待,待几年后时机成熟,他自然会昭告天下,为父亲平反。
留在皇城任职的这几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闲暇时我会去织锦坊陪着靖雅,看她学习经商,看她像个小燕子般忙碌的身影,心里倍感充实〖尔她也会忙中偷闲,我便陪着她到街上闲逛,城中各个角落都有我们的身影。
在靖雅十八岁时,我曾向她提出尽早完婚,可她一心想要为父分担,消我再等她两年,若是知道后来发生的事,当时无论怎样我都会娶她进门。
舅舅已经是镇国将军,镇守边疆,可面对着越来越强大的北夏国,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朝中百官想到联合西梁共同对抗北夏国。就是因为这次任务让我们遇到了赫连齐这个改变我们一生命运的人,昭定国也亡在他手中。
一切仿佛是命中注定般,我恨赫连齐,却又对付不了他,没能杀了他是我终身的遗憾≮德仁皇帝被杀之后,我欲以身殉国,我宁死也不会归降北夏国这些胡人的,没想到是赫连齐救了我,还秘密将我送到永安与母亲姐姐团聚,不过我是不会感激他的。
之后我便在永安做些小买卖,当个普通的老百姓,官场的事离我已经很远很远。当我听到赫连齐突然病故时,我竟然没有一丝高兴,我只想到靖雅如此年轻,带着个孩子该怎么过?
之后我也去过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