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五章:曲线救社(3/3)

作者:锋云
吴四月能够成为海岸线的负责人,毕竟,她才是自己的心腹之人。不过,吴四月毕竟以前只是个部门主任,破格提拔也不能够太明显,一直都是让她暂时代管海岸线。可是这暂时代管终究不是正式的,底下有很多人都不服气,也让海岸线有些混乱了。赵寒梅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想到让王傲军去做责任总编辑。

可是如果换做让王傲军去做责任总编辑了,局面却是不一样的。他本身就是日报的副总编不,也是在报社熬了多年的老人,做个海岸线的责任总编再正常不过了也正好能够堵住那些煽风点火的人的嘴。赵寒梅相信,自己此举肯定能够更好的收买王傲军,让他以后更好的为自己卖命出力。至于吴四月,为了补偿她,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将她提拔成海岸线的副总监,也算是名正言顺了以后。

一举三得的事情,无论是赵寒梅还是吴四月,或是王傲军,这都是很好的、也是唯一的对策了。

吴四月也很赞同赵寒梅的安排。代理海岸线这几个月里,她几乎可以是寝食难安了。人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吴四月干活的能力足够,可是管理的能力有限,她是真的招架不住海岸线这帮崽子的折腾了。

赵寒梅虽然撤消了她的管理权,却给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职位,从部门主任一跃而成为副总监,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啊。

要知道,在报社,部门主任与副总编之间那就是一道鸿沟啊,要想成功晋级到副总的位置上,必须有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缺一不可。可是没有什么背景的吴四月却是因为自己站对了队伍,轻而易举的就得到了这个副总的位置,她能不高兴吗?从此,对于赵寒梅更加拥戴了。

只是,对于赵寒梅来,她担心此举或将助涨了刘栋梁的嚣张。

不过事实证明,赵寒梅的担心是多余的。刘栋梁自从被赵寒梅下了权之后,就少了原有的霸道。虽然他还是将自己的姐夫搬出来对付王傲军了,可是也被那个姐夫给好一顿收拾。

“闫峰他都已经下台了,你还给他守身如玉啊?我看这个心社长比闫峰强多了,起码她还没学会那些内幕。等她学会了,你以为你这个日报的总编辑还能在她面前跳脚啊?”

“还有,市里对于报社的扶持政策都已经定下来了,我能给你挡多久?报社、机关里,谁不知道咱俩的关系?时间长了,人家都能知道这是这么回事?你做官做到头了,别拉着我垫背!”

“我就纳闷了,人家那个赵寒梅怎么惹着你了?就因为这次她挡了你的路,抢了你的社长之位?你以为报社社长这个位置还是个什么香饽饽吗?现在的海城日报社不是十年前的那个报社啦,负债累累,你赶着上去给自己套枷锁啊?”

……。

被这个市宣传部部长的一通话骂醒之后,刘栋梁也有些后悔自己之前的做法了。是啊,赵寒梅从来没有找自己的茬子,如果不是自己在新社长上任时做的太过分了,也不能把她逼得不得不对付自己。

这事,本就是自己不对。既然现在王傲军交权了,也就是等于赵寒梅主动向自己言和,可不能够再得寸进尺了。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不是。

刘栋梁主动设了一桌谢罪宴,在酒桌上,刘栋梁就向赵寒梅保证,不出一个月,就能将市里的扶持政策争取下来。据,除了有400万的现金补助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扶持政策。

对于赵寒梅来,可是松了一口气。酒桌上的觥筹交错让刘栋梁与自己的嫌隙尽消,可是,日后,报社的路在何方,赵寒梅仍旧愁眉不展。

400万的现金补助只是给那些有事业编制的人准备的,可是自从报社事业改企业编制之后,从2005年以后进的员工都是企业编制。这些人占了如今报社人员的绝大多数。句不好听的话,一旦报社真的支撑不下去,破产了,也只有那几百个有事业编制的人能够享受到政府的补贴资助,对于那些企业编制的人来,面临的就是下岗的境地。

到底,报社需要的是一条能够长久发展的路,而不是区区的几百万的现金补助。政府,能够给予的其他扶持到底能做到何种程度呢?

这条路,在哪里?让赵寒梅即便是喝醉了酒,也是心事重重。(.. )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