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紫金山(1/2)

作者:追梦人1947
( z) 六五年秋,南京紫金山漫山红遍,层林尽染,通往山顶的一条曲曲弯弯的崎岖的林间小道上铺满了落叶。路两边荆棘密密丛丛,不知名的野花成片盛开,树叶上、草丛中、花朵上露珠晶莹剔透。羊肠小道在树林中穿来绕去,如同一根蜿蜒绵长的丝带。看不见小溪,却能听到叮咚的流水声在不远处吟唱。

东方泛白,在淡淡的即将消失的晨雾中,两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正奋力向山顶攀登。男青年身着一件银灰色的双面夹克衫和一条米色的裤子,中等身材,细眼浓眉,虽然人稍显清瘦,但双目炯炯有神,显得矫健而刚毅。女青年穿一袭白色的连衣裙,脖子上系一条粉红色绸纱巾,身体匀称苗条,靓丽而爽朗,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犹如皓月一般,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两个人脚上都蹬着一双雪白的田径鞋。没有多会工夫,男青年仍然矫健如飞,而女青年却气喘吁吁了。一块凸起的巨石挡住了去路,男青年攀缘而上,女青年试了几次都滑了下来。

竺玲喊:“卫津,上啊!”

卫津鼓起勇气再往上爬,结果又滑了下来。卫津噘起了嘴说:“书公子,你就不能拉我一把吗?”

竺玲说:“好吧,来……”

竺玲一只手抓住一棵小树,蹲下来,另一只手往下伸,卫津奋力攀登,终于拉住了竺玲的手……

雾已经消散,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一轮鲜红的朝日从紫金山脚下远处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不久,天地相接之处便霞光万道了,赤朱丹彤辉映着满山的红叶,甚为绚丽壮观。往高处看,秋日的晴空象水洗过似的,湛蓝湛蓝的无一丝云彩,让人心旷神怡。

费尽周折,好不容易登上紫金山巅,一头雾水,一脸汗,面颊红扑扑的,浑身软得象一滩烂泥的卫津,霎时间一点倦意也没有了,她忘情地一下子抽回依偎在竺玲双肩上的胳膊,突然跳了起来,快乐得象只小鸟。

卫津几乎叫了起来:“太美啦!玲子,你还记得唐朝诗人杜牧的《山行》那首诗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四周连绵起伏的群山多象一堆堆燃烧的篝火!”

竺玲应道:“是啊,美极啦!满山红叶似朝霞,想想**《沁园春长沙》诗里所描述的意境: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津津,你看一个异彩纷呈的美景呈现我们眼前:那边紫金山天文台白色的穹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山脚底下精耕细作的农田犹如一幅黄绿各色绘制的水彩画,远处的工厂、楼群、街道象积木一般,充满诗情画意。那蜿蜒如银蛇的水流不就是长江吗?”

“对啊!瞧,那江上凌空飞起的彩虹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多雄伟,多壮观啊!书公子,人家都说你才华横溢,是校园诗人,不能即兴来一首吗?”

“别恭维、嘲弄我啦!我不是曹植,没有出口成章,七步成诗的才气。津儿,你还记得七月三日那天吗?我们在学校大礼堂听无线403班随省电信工程队参加长线架设实习的大姐姐作报告。她们风餐露宿,在野外作业,英姿飒爽,象暴风雨中的海燕。我很受感染,觉得人生也就象一首诗,浪漫才会有情调,现实才会有基础,倒是随机写了一首,不妨唸给你听听。”

“好啊,书公子,别卖关子了。我倒要看看你这个校园诗人的风采。”

竺玲润了润嗓子,好象登台表演,随机吟颂起来:

理想和青春

让理想插上双翼,

让青春扬起风帆,

荡起劈波的双桨,

开启破浪的航船。

在大海中漫游,

谁不想到达理想的彼岸?

在高山上攀登,

谁不渴望着光辉的顶点?

庆贺航海家成功时,

别忘了他们经历的狂风巨澜;

欢呼登山者凯旋归来,

要记住崎岖山路的步步艰难。

青春是美好的,

她象明珠那样光华璀灿;

理想是诱人的,

她是人们心目中的蓬莱仙山。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青春在闪光,

理想在召唤,

奋发努力吧,

新时代的青年,

让青春永远逗留在理想身边!

……

“好是好,但过于书生气。我倒想问问你这个既有雄心壮志,又有青春活力的才子,毕业后有什么打算?说具体点,你想分配到哪里?”

“我还没有好好想过。当然,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一切听从党的安排,谈不上自己想去哪儿。”

“书公子,你是唱高调还是真的这么傻。你难道就不想知道我的感受。南京多美啊,我们两人一起留在南京吧!”

“这怎么可能呢?再说,组织上也不会安排得这么巧。”

“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