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猿,据是人类的祖先。生活在距今数百万年,甚至数千万年以前的树上。后来,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大面积消退,树上的食物变得越来越少。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从树上下来,到地面上寻找更多的食物。
在地面上生活对于古猿来,是一种全新而又残酷的考验。谁能适应它,谁就能继续生存;谁如果无法适应,谁就将被淘汰。有一些古猿为了适应地面生活,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学会了直立行走,学会了劳动和制造工具,同时还创造出了语言。他们就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人类。
人类的早期生活,跟禽兽没什么两样。禽兽不穿衣服,他们也不穿衣服;禽兽连毛带血地吃肉,他们也连毛带血地吃肉;禽兽没有房子,随处找个山洞,就可以做为自己的栖身之所。他们同样也是如此。他们惧怕比自己强大的猛兽,惧怕恶劣的天气,惧怕一切可能会威害到自己的东西。其中雷电,最令他们感到恐惧。因为雷电不仅可以击毁树木,击毙野兽,同时还会留下一种奇异的东西——火。
火,在早期人们看来,是一种未知的可怕的东西。后来随着时间慢慢推移,人们渐渐发现:火不但不可怕,反而还很有用。火可以烧烤食物,火可以取暧,火还可以抵御野兽,火的好处实在是太多太多。可遗憾的是,早期人们只会从自然中采集火种,并不会人工取火。火种一旦熄灭,就必须等到下次天火降临,才能重新得到火种。这种最原始,最古老的用火方式,一直持续了上百万年。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他就是“燧人”。
燧人生活的时代,正好处在大理冰期的末期。冰期,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时期,在此期间气候变得极端寒冷,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冰川作用。冰期虽然寒冷,但在期间,偶尔也会出现一两次气温较为暖和的时期,地质学上称这段较为暖和的时期为副间冰期。像在大理冰期的末期,就曾出现过一次副间冰期。
4.4万多年以前,覆盖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冰盖,开始慢慢消退,气温也开始缓步升高。到最后,就连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也脱去了银妆素裹,呈现出一派迷人的绿色。到了万多年以前,一个原始氏族来到了青海湖畔开始他们新的生活,这个氏族就便是后大名鼎鼎的燧人氏。
时至黄昏,远处的天际像被血染一样,鲜红鲜红的。
在森林的一处高岗上,一位身穿兽衣的美丽少女,正坐在那一动不动地凝视着远方。她像是在等待自己所怀念的未归人,抑或是正在回忆伤心往事。
就在这时,少女的母亲走上高岗。见此光景,心中不免有些酸楚。她走到少女身旁,劝道:“织女,别再等了,他不会回来了。”
“他会回来的。”织女一边,一边用手不住地摸着颈下的狼牙项链。
母亲坐了下来,轻拍着织女的肩头,继续劝道:“织女,在这个世上,没有那个人可以找到天火之外的其它火种,更没有那个男子可以成为部族首领(当时正处母糸社会,确实如此)。他也不能例外。除非他放弃承诺,否则他永远也不会回来。”
“他一定可以,他会回来的。”少女艰涩地道。她知道母亲的没错,可她依然相信他对自己的承诺。
母亲见少女如此执拗,心中更是难过。有些话她本不想跟少女,可见少女如此折磨自己,还不如让她彻底绝望。那样,虽然会令她痛不欲生。但痛过之后,总有一天她会重新振作起来,总好过这样没有希望地一直等下去。母亲咬了咬牙道:“织女,另犯傻了。他是一个被放逐出族的人。也许未来某一天,人们可以离开氏族单独生活。但在当下,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氏族长期生活下去。即使他再聪明也无法创造奇迹。你明白吗?一年了,他一点消息也没有。他可能早已死去,再也无法回来了。”
织女听完,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惨白的,她捂着耳朵一边不停地摇头,一边嘶喊着:“不!他不会死,他答应过我他会回来的。”
见女儿如此痛苦,母亲没有再多什么。她只是将女儿紧紧揽入怀中,希望可以给她一点安慰。如果真得存在奇迹,她希望奇迹可以早点出现,那样她的女儿就会不再痛苦。如果不存在奇迹,她希望上天可以让她的女儿早日摆脱痛苦,重新振作起来。她茫然地望着远方,望着一年前少年离去的方向。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