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章晋阳兵发,风云再掀(1/3)

作者:一叶纸书
第六章晋阳兵发,风云再掀

叶不凡长途跋涉,由西河镇东出,大约走了十多天的路程,穿过层层原始森林,偶尔会出现一些连绵的小山脉,不时也会发现一些小小的村庄点缀其间。叶不凡偶尔会借宿在一些小的村庄中,农户们都比较热情好客,虽然提供的食宿那么简陋,但却给他一种很安全的感觉。晚间缕缕青烟召唤着忙作的汉子回家吃饭了,现在已是暮春时分,复苏的大地给农户提供着肥沃的耕床,他们一年的劳作时间开始了,晨曦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农户们最贴实的生活写照,皎洁的一盘盘明月,照映着埂埂田间收拾回转的劳作身影;闪烁的一颗颗稀疏天际明星,唤醒了洋溢着田间收获喜悦的脸庞。

叶不凡经历了农村最好的一段时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朴实与恬静,听惯了深巷中的犬吠,熟悉了桑树颠的鸡鸣,有了种心灵的归属。异乡风景同样让人心醉,然而,异乡毕竟不是归处,拥有牵挂的地方才是心灵的港湾,看着回家的孩童,让叶不凡感受到了月是故乡的明,夜是异乡的冷。清晨,叶不凡向收留他的村民到了声祝福,便继续奔波在茫茫的异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境”倍思亲。孤独的旅人在继续寻找着归途的路。

“按照村民的指示,翻过这座山便是晋阳城了”。眼前的山名曰大同,叶不凡披荆斩棘,半个多时辰已出现在了大同主峰,此山属于那种多而不高的群岭地形,遥望东天,依稀可辨晋阳城的全貌,俯瞰山间,一座简陋的小寺庙镶嵌在了半山腰,“俗话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可我偏爱了林间山川,就做个小隐吧”。叶不凡改变初衷,决定先在前面的寺庙落脚,顺便观察一下晋阳城的局势。

不多半杯茶的功夫,叶不凡便来到了寺院门前,寺院门厅不高,青苔的石阶却映得山寺清幽别致。两个小和尚约莫二十出头,正在打扫着山寺的石阶。

“阿弥陀佛,施主上香来的真早”,小和尚放下扫帚,彬彬有礼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叶不凡也以样学样,与小和尚点头示意后便进了山门。

山寺牌匾独特,“不陋寺”显得苍劲有力,山寺有一主殿正对山门,两侧为左右别与主殿的房舍,分为僧房、经阁、伙房。简单而不简陋,佛曰:众相不过皮囊而已。然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寺院中,几名小僧从大殿迈出,看似刚做完早课,庭院中就叶不凡一俗人尔,各小僧频频有礼,叶不凡也频频还礼。叶不凡进入大殿,殿内只见如来法相拈花而坐,叶不凡双手合十,礼节性的拜上三拜。

“阿弥陀佛”一道苍劲有力的佛号响起,叶不凡转身,只见一位白须而又颇有富态模样的僧者,眼睛烁烁有神,身披伽蓝袈裟,手扣如来念珠,单手立佛,赫然是掌门住持模样。

“大师有礼”叶不凡心知,此人应是不陋寺柱持了“在下,叶不凡”。

“叶施主有礼,老衲法号玄空,施主一路风尘仆仆,而能有心理佛,善哉,善哉。”老和尚话中有话。

“大师,不知这不陋寺是否有何典故?”叶不凡转移话题。

“此话要从两千年说起,本寺第一任柱持圆通大师,也便是本寺的建寺人之一,圆通祖师有一好友,是一位很出名的文人,当时他著有《陋室铭》一文,圆通祖师赞许其高洁傲岸之节操,与之呼应,取敝寺寺名:陋寺。”玄空住持循循到来。

“陋室铭、陋寺,哦,那何时又改名不陋寺的呢?”叶不凡接道。

“这在圆通祖师挂上寺名的第二年,另一位好友来访了,见门匾工匠在镂字之时,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在陋寺前面多留了些许空间,这位祖师好友便信手在匾上加了一字,是为不字,又作《不陋寺铭》以答谢祖师知遇情怀,自此陋寺便成为了不陋寺”玄空住持道出原来名意。

“大师,不知《不陋寺铭》可否让在下一观?”叶不凡道。

“这道无妨,施主抄了去便吧。”玄空住持似有心引导。

“不知大师,贵寺可否留外客借宿?”叶不凡打算在此呆上一些时间。

“寺院僧房是有几间空着的薄房,只要施主不嫌简陋,老衲倒也不介意。最近晋阳城正在举行为期十多天的庙会,本寺一些僧侣也有前往,所以施主便可放心住下”玄空道。

“那在下就打扰了,经阁可否借在下观瞻?”叶不凡道。

“观瞻不敢,只要施主有心向佛,敝寺广开方便之门,《不陋寺铭》也在其中,”玄空说着转身对附近的一个小和尚道:“净明去带施主,打点一切。”

“多谢大师”叶不凡跟随小和尚去办理了一切,收拾妥当之后,“小师傅,这些俗事是在下一点心意,还请师傅代收。”

“阿弥陀佛,施主广结善缘必有福报。”净明和尚双手合十,郑重收下叶不凡赠给的几两银子,简短介绍了寺院的一些规矩,便退出去了。

如此,叶不凡便在不陋寺小住下来,前往晋阳城的事暂且放了放,闲暇之下,他有时去山间演武,或者听玄空大师诵经讲述佛理,不过其大部分时间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