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七章:卖房卖地还贷款(1/3)

作者:锋云
赵寒梅偿还贷款的办法,不出意料的受到了几乎所有的党委成员的反对。

因为赵寒梅要把这么长时间以来,报社用广告抵顶回来的房子、写字楼全部降价处理,她用了一个周的时间,自己做了一个策划案,在报纸上大篇幅宣传报社即将举办的“优惠房展会”。房展会上除了邀请了与报社紧密合作的几家大型海城本地房地产商外,将报社现有的七十余套房子、一栋位于南郊的写字楼以及位于市中心的一块黄金地皮,作为重头戏推出销售。

赵寒梅为了能够及早的将报社手头的这些固定资产早早卖出,价格定的极低。仅以那七十余套住房为例,均价比市值要低出千元左右。

她此举意在早早偿还报社那近两亿元的贷款,却是动了报社的根本,让那些在报社待了几十年的“元老”们十分气愤。

“果真是败家娘们,那可是咱们报社的老本啊,历代社长攒下的基业,就要毁在这么个女人手里了。等吃光了老本,我看你以后还吃什么!哼”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头子坐在一起讨论新社长刚刚出台的卖房卖地政策。而话的人就是当初极力提拔闫峰的一位资深老人。

“都知道现在的日子是不好过,但也不至于卖房卖地吧?报社没有点固定资产撑着腰,话的底气都不足啊。”

“唉人心不古啊。卖房卖地,这都是败家子才能干出来的事,怎么还成了报社的社长呢?”

…….

这些话无一例外的、全部被赵寒梅听了去。要知道,她如今可是报社的社长,赶着巴结的人有的是。那些马屁精就是替赵寒梅在报社里当耳朵和眼睛的。

但赵寒梅听了这些话却没有生气。她知道,这些家业都是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攒下来的。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境地,赵寒梅也不愿意做这个大家口中的“罪人”。可是谁让自己现在坐着这个位置呢?

她如今算是明白了为何闫峰当初能够痛痛快快的答应提前退休。这个烂摊子真是支撑不了多久了。闫峰想全身而退,必须提前退休。人都退休了,你报社再出了什么问题也找不到人家的事了。

可是就得苦了后来者啊,也就是接替闫峰的赵寒梅。

赵寒梅决定开个党委会,将自己的想法一一与那些老古董听。他们听也罢,不听也罢,反正自己是一定要按照这个策划,为报社赢来现金收入,早日偿还贷款。

“两个亿的贷款,一天的利息就是好几十万,这一年下来,算算利息得有多少?凭什么这么多的利息要白白的送给银行呢?”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谁能知道我一到了月底得有多么焦虑?几千号人的工资拿都是得钱啊。不怕你们笑话我这个农村出身的孩子,就咱报社每天的水电费,都是一笔不的开销。我每天晚上下班回头望望办公室里哪里还有亮灯的,都想再上去看看,是不是没人了,光在那亮着灯,浪费电费呢。啊电脑上我可不怕你们笑话我,咱们报社现在需要的是开源节流,是处处节省,不是铺张浪费,打肿脸充胖子。”

“很多人心疼那些房子,我只想问问,那么多的空房子放在那里,有什么用?能吃能喝还是能用来发工资?房子卖完了,只要还有盖楼的房产商,我们就还可以去拉广告抵回来。可是等咱们连工资都开不下来了,还谈什么卖房子?到时报社宣布破产,都是银行的了。

“再了,如今的房地产也是进入了瓶颈。像海城这样或许连个三线城市都算不上的海边城,又能消化多少房子呢?她曾经听一位从首都来的房地产专家讲过,海城现在已有的存量房,能够保证海城未来5年之内即便是不再建一栋楼都卖不完。这样的形势下,报社的手里还要攥着那么多的房子有何意义?”

“如果能够提前将那些房子变现,一来可以偿还银行的贷款,二来,借助这个房展会的东风,或许还可以帮助那些房地产客户多卖出几套房子。房展会的策划中已经与客户达成协议了:在房展会上卖出一套房子,报社要抽出20%的提成,这可比出门求爷爷告奶奶的、单纯拉广告合算多了。”

“我话就这些,你们如果还觉得我的方案不可行,尽管现在面对面的提出质疑,出你们心中不同意的理由。但是有一点,这里有别再什么这是报社的老本不能动了。报社要是真有被贷款拖垮的那一天,还谈什么老本。各回各家吃自己家做的饭吧。”

“还有,就是留下的这些所谓的老本,即便是都卖了还不够偿还一半的贷款的。我要暂时偿还一些贷款,让报社有喘气的机会。不然。银行利滚利,这两个亿的贷款很快就会变成三个亿,四个亿。到时,你们怎么办?在哪退休都不知道吧?”

赵寒梅铿锵有力的一席话的在座的老总、主任们哑口无言。是啊,一旦有那么一天报社真的垮台了,还谈什么老本呢?

“可是,赵社长,卖房子可以,为什么还要把地都给卖了呢?那块地可是黄金地带啊,卖了真是可惜。”日报老总刘栋梁仍旧是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此时他已经是要故意与赵寒梅作对了,只是就事论事,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发展报社的未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