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七章:卖房卖地还贷款(2/3)

作者:锋云


“刘总,那你觉得留着那块地能干什么呢?据我所知,咱们这块地已经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了吧?可是一直都那么空着。如果能想起来好好利用一下,就即便是在上面种点黄瓜、韭菜的,还能吃上个新鲜蔬菜呢。而且,更关键的是,那地就一直那么空着,指不定就会惹来政府的关注。总是没有规划的话,早晚会有人帮我们规划。到时,政府和你日报社要块地使使,你什么?我不给?那会就晚了。这些事情你们都想过没有啊?”

赵寒梅此语并不是空**来风。黄磊家就是做房地产的,一些业内的规则她也跟着耳闻目睹了不少。特别是对于黄金地带的地皮来,各方各面都在那盯着呢。其实赵寒梅原本有个更大胆的想法,就是在这块地皮上自己盖大楼,到时往外出售,肯定赚钱。可是盖楼的资金呢?再从银行贷款?赵寒梅可不敢冒这个风险。

再了,报社原本就是个化单位,干实体买卖真的是不在行,还不如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

赵寒梅的一席话让其他人都陷入了深思之中。不多时,很多人开始与自己身边的同事商量着自己原有的观点是不是错了。真的应该根据现在的具体形势,听赵寒梅的一切安排。

退一万步,就即便是这步棋走错了,后人骂的也是赵寒梅的名字。与这些人一点关系也没有。而且再过个十几年后,在坐的这些人估计也早就退休了,报社有什么老本的,和谁也没有关系啊?

能在报社做到老总、主任的位置,就都不是些善茬。遇到什么事情利弊一想就清楚了。他们当着赵寒梅的面纷纷点头,以示同意社长的策划。

赵寒梅的心中松了一口气,好歹这些老古董们还不算是很迂腐。赵寒梅原本也很担心,如果他们就是不同意的话,自己也会按照策划方案执行,但是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挠,办起事来就不那么顺利了。

这样一来,大多数人都同意了自己的想法,赵寒梅决定干就干。

趁着开党委会的人员齐了了,让大家举手表决是否想参加这个房展会的特卖组。赵寒梅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她规定:凡是在房展会上卖出一套房子,谁卖出的房子,年底就可以根据卖出的实际金额,提到15%的提成。

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啊。且不原本报社的广告提成就只有10%。光是自己出去拉回一套抵顶的房子得费多少功夫啊?这可好,房子是现成的,你就负责卖,而且到了年底还有15%的提成,这么好的事情,傻子才不参加呢。

顿时会上的人都纷纷踊跃报名,表示自己很支持社长的工作。

看到这个情景,刘栋梁在心中对赵寒梅竖起了大拇指。这女人能在这么不利于自己的环境中,将劣势瞬间扭转成优势,而且抓住了人性的弱点,让原本是自己的敌人变成了忠实的追随者,不得不确实是很高明。刘栋梁自愧不如。

“社长,卖房子我是真的不擅长,这个机会就留给其他善于经营的同事吧。可是我保证,咱们的日报版面上绝对会给予最大的支持。”刘栋梁此话的让在坐的各位都很舒服。举手报名参加特卖组的人被他表扬错成了善于经营,虽然自己不参加这个特卖组,但是却又让赵寒梅知道了自己很同意她的这个策划。也是个老油子了。

早报老总王凯从来都是好事靠前站,坏事躲得远远的。将赵寒梅的此举可劲的猛夸一顿,也表示自己的版面将会给予极大的支持。

赵寒梅微微一笑:“那我就先谢谢两位报纸老总的支持了。”

房展会被赵寒梅定在海城最大的展览中心,她要将报社举办的这次房展会一炮打响。她心中还有个更大的设想:如果这次房展会的交易能够成功的话,报社就多了一个可以充当中介角色的房产交易场所。以后,报社抵顶回来的房产就不愁了。她更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这个平台,稳稳的拿捏住海城所有的房地产商,想要将房子顺利的卖出,必须要到报社打广告。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赵寒梅此举不仅为报社赢得了丰厚的利润,更为自己赢得那份来之不易的爱情,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她知道如果报社想将这个房展会做成当地的一个品牌。就必须有政府的参与。她与住建局局长的关系不错,相信如果邀请住建局的人参加作为特卖组的组委会成员,肯定会更加有公信力。

赵寒梅亲自去了趟展览中心,与中心负责人谈了几个回合下来,最终仍旧以广告抵顶回来了场地费用。海城这家最大的展览中心是去年才开始开门营业的,举办各种行业的展览、销售活动,除了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活动,其他的展览都需要收取不菲的场地费用。

如今将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赵寒梅是能省一个是一个,通过广告抵顶的方式换取了原本昂贵的场地费。她突然间觉得自己真的很有做奸商的潜质。

日报社要卖房子啦,震惊了房地产圈。海城的房地产商仍旧以本地户为主,黄磊所代表的莫氏是为数不多的外来户。

那些本地户就不用多了,本就与报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海城媒体圈的龙头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